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很多的问题[1]。在很多人关注城市养老保障问题的时候,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土地养老”模式的养老功能开始慢慢的减弱,加之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尤其是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很多的农村都成了典型的老人儿童村。多年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现如今农村凸显出了严重的养老保障问题。对此我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2003年施行的新农合和2010年施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但是在失去土地,又无稳定生活来源的情况下,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依然严峻。 本文主要是以河南省为例研究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截止2013年河南省总人口已达10601万,其中城镇4643万,乡村5958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数达到9.1%,高出联合国发布的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两个百分点,可见河南省的农村养老保障任务极为艰巨。 本文主要是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数据的搜集,并从20-59岁农村人群和60岁及以上人群两个方面出发利用SPSS20.0分别对这两个人群进行因子分析,分别找出影响20-59岁人群未来养老的五大成份和造成正处于养老状态的60岁及以上人群养老困境的五大成份。鉴于60岁及以上调查对象正处于养老状态,对于养老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对此人群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验证五大成份中的哪些因素对于60岁及以上人口的养老满意度产生重要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20-59岁调查对象的因子分析结果和60岁及以上调查对象的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提高年轻人未来养老水平和老年人现实养老水平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