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se disease, HFMD)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广泛流行的急性传染病。而肠道病毒71型(Entervrius71, 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5岁以下婴幼儿,会导致部分患者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综合症甚至死亡。近年来,关于EV71减毒疫苗及减毒机制的研究进展缓慢,而如何降低EV71活病毒的毒力并对其毒力减弱情况进行评价是减毒活疫苗研发过程中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多株临床样本中分离并筛选出1株感染性滴度较高、乳鼠致死率为100%的EV71毒株,对其进行体内传代和体内外交替传代后发现:体内连续传5代后,毒株对乳鼠的致病性并没有明显减弱,但第5代与第2代相比,在细胞上完全病变的时间明显延长,这表示在乳鼠体内连续传代后病毒在人二倍体细胞上的适应性有所降低;而交替传代的样品,传至第4代,其对乳鼠的致病性有一定减弱的趋势。通过对FY23-K毒株进行体外不同温度和方式传代发现:(1)在KMB17细胞上进行33℃传代后,随代次的增加,病毒的感染性滴度逐渐降低,使细胞达到75%病变的时间也逐渐延长;而35℃条件下传代后,病毒的感染性滴度稳定,生长曲线也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35℃更适合作为EV71在KMB17上的低温传代温度。(2)利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出了感染性滴度较高、免疫原性较好的一个克隆,颅内注射1-2日龄ICR乳鼠,乳鼠无发病和死亡情况;对脑、脊髓各段、肌肉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发现,各组织无明显的病理学损伤,仅在肌肉组织间隙出现了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脑部前额叶出现数个胶质小结。(3)35℃及37℃两个温度条件下对FY23-K毒株进行多次连续传代后,样品的抗原含量、感染性滴度及免疫原性没有明显变化;在35℃下从25代传至35代,全基因组共出现3个碱基的突变,在VP1区出现1个碱基的突变;在37℃下从33代传至50代,全基因组共出现3个碱基的突变,在VP1区出现1个碱基的突变。结果表示在33℃和37℃条件下连续传代,毒株均具有较稳定的遗传学特性。(4)利用37℃第50代活病毒对4-6周龄ICR小鼠分别进行腹腔、肌肉和皮下免疫,加免7天后,皮下注射阳转率仅有37.5%,GMT值为1:8;而其余两组小鼠均达到了100%阳转,但腹腔注射GMT值(1:119.42)明显高于肌肉注射(1:42.22)。结果提示:腹腔注射免疫应答效果最佳,可用于EV71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初步评价。(5)利用35℃第28代样品分别注射1-2日龄的ICR乳鼠和6个月的恒河婴猴后发现:乳鼠未产生发病和死亡情况,生长发育也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与FY23株原始代次相比,乳鼠的致病性明显降低;但感染恒河猴婴猴后,在手足口出现了疱疹或疑似疱疹,并产生了明显的病毒血症,肺部也出现了肺水肿和肺充血的情况。结果提示:恒河猴婴猴可作为EV71减毒活疫苗评价的敏感动物模型,而乳鼠并不是最佳的动物模型;FY23-K株35℃低温传至第28代,毒株仍未达到理想的减毒株要求,需继续进行减毒工作。(6)与原始代次相比,FY23-K毒株经35℃传代培养至第25代后全基因组共有48个碱基突变,这些突变也都存在于第35代及37℃的第33代和50代,这些碱基的突变导致了10个氨基酸的变异,均有可能是毒株致病性减弱的原因;并初步推测VP1第145位可能是EV71的一个毒力相关位点,从谷氨酸变为谷氨酰胺,可以减弱EV71的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