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衰老影响的体内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dog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兔退变椎间盘中髓核细胞衰老信号途径的关键因素P16、P53表达的影响,以及对退变椎间盘的修复效应。  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L3/L4、L4/L5、L5/L6椎间盘经髓核抽吸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2周后各兔进行BMSCs移植术并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为L2/L3,仅行椎间盘暴露;B组(退变对照组)为L3/L4,用微量注射器穿刺髓核一次;C组(透明质酸钠移植对照组)为L4/L5,髓核组织注入透明质酸钠;D组(BMSCs-透明质酸钠移植组)为L5/L6,髓核组织注入BMSCs-透明质酸钠混合溶液。30只兔子分三批,分别于移植术后第2、6、10周三个时间点进行椎间盘MRI扫描并检测T2WI信号强度,HE染色观察椎间盘退变程度,逆转录PCR(RT-PCR)检测髓核组织中P16和P53的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16、P53的蛋白表达量与Ⅱ型胶原含量。  结果:移植术后第2、6周,D组与C组的T2WI信号强度高于B组而低于A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而D、C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术后第10周,D组T2WI信号强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低于A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见:在同一时间点,D组椎间盘退变程度比B、C组轻,A组椎间盘无明显退变。RT-PCR、Western blot的结果提示:移植后2、6、10周各时间点D组的P16、P53的mRNA的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B组及C组而高于A组,D组的Ⅱ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B组及C组而低于A组(p<0.05)。B、C两组P16、P53的mRNA转录与蛋白表达以及Ⅱ型胶原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BMSCs移植可以抑制兔退变椎间盘的髓核细胞衰老信号途径的关键因素p16、p53的表达并延缓椎间盘退变。
其他文献
对载体催化原理的气体传感器,通过采用不同气室结构和通入不同流量的标准气体,分析传感器响应曲线,指出气室结构及流量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从而对传感器气室结构及通气方法有
目的:  (1)考察超生寄养子女生命早期的依恋特点;(2)考察超生寄养子女成长后的自尊、孤独感、防御方式的特点。(3)探讨个体早期依恋特点及其成长后的自尊、孤独感、防御方式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探讨肾功能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与脑白质疏松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