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及保障研究

被引量 : 56次 | 上传用户:buf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始终面临着来自能源供应的严峻挑战,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能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目前,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未来20~30年内将依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能否建立一个支撑城市化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能源保障基础,是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论文运用能源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城市化对能源需求的影响机理;概括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特征,并以投入产出分析作为基本方法,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能源需求增长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进而对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并提出能源保障对策。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阐述了能源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指出能源既是生产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必需品,因此能源需求既有要素需求又有商品需求,既有直接需求又有间接需求。第二,探讨了城市化对能源需求的影响机理,指出城市化进程中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能源要素需求以及生活部门的能源商品需求。第三,在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进行分析时发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在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于目前中国城市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对能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消费结构优化的趋势明显加快,能源保障压力与日俱增。第四,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增长的成因分析的SDA模型,并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增长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成中国城市化进程生产能源需求增长的基本成因在于:经济规模的扩大、重化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造成间接生活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居民生活消费总量的扩大、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城镇消费比重的上升。与此同时,在抑制能源需求的增加方面,节能技术进步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还将保持较快的速度发展,生产和生活能源需求也将相应增加,并要求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与之相比,中国的能源保障前景并不乐观,因此城市化发展的能源保障对策必须坚持节约需求和增强供应并重,并以节约优先的原则。第六,鉴于不容乐观的中国能源供应保障形势,论文提出如下对策:大力推进技术节能应用,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结构节能效应;积极倡导节约型消费方式,减缓生活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努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供应质量;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市场,确保国内油气供应稳定;不断开发可再生能源,逐步实现能源生产多元化;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综合运输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目前市场上大青叶类药材的来源品种,了解质量优劣,为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笔者收集了3种购自不同省的目前临床使用的大青叶,对其进行生药、显微鉴别。结果
<正>我科3例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批号0904301,湖南五洲通药业),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33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因便后肛门包块脱出伴间断
在多元文化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冲撞越来越频繁,文化流向的不平航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呈现衰落的迹象。这与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密不可分,然而也为中国传统节日提供了自我反省和自
中国的城镇化必须在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传统农业国中进行,任何人都无法回避这个最重要、最根本的农村问题。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日趋破产,农村经济接近崩
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安全,也极易通过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而放大,从而成为导致一国经济整体出现系统性波动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在借鉴并综合相关系
现代世界旅游产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兴起,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并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展现出在21世纪的广阔发展前景。因此,旅游业被人们赞誉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众抗战的过程中,积累了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党的建设文化等丰富的执政经验,为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基于物质润湿和分散原理,根据建筑用聚丙烯纤维的分散性能要求,结合该纤维开发、生产及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实践,分析和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建筑类专用聚丙烯短纤维的分散性
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途径,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反腐倡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经济体制、
加入WTO以来,我国在放宽银行业务地域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业务范围、增加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建立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允许外资进入金融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