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回顾性研究1.1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究5-14岁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中医伏风暗瘀宿痰证候分布规律,来探索导师对哮喘“伏风暗瘀宿痰”病机的认识,并为进一步进行临床及实验研究打下基础。1.2方法:根据导师“伏风暗瘀宿痰”病机新认识并查阅相关文献制定伏风、暗瘀、宿痰各证候的判定标准,制定哮喘患儿信息调查表,以此调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住院的哮喘患儿病历,并依据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后,收录116例,按照原始病历填写调查表,分析引起哮喘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和急性发作期伏风、宿痰、暗瘀各证候的分布规律。1.3结果:116位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男孩87位(75.0%),女孩29位(25.0%),由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有86位(74.1%),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36位(31.0%),湿疹病史45位(38.7%);符合伏风证候的有116位(100.0%),符合宿痰证候的有115位(99.1%),符合暗瘀证候的有85位(73.3%),符合伏风宿痰证候的有115位(99.1%),符合伏风暗瘀证候的有85位(73.3%),符合宿痰暗瘀证候的有84位(72.4%),符合伏风暗瘀宿痰证候的有84位(72.4%);115位患儿应用中药治疗,其中所有患儿均应用疏风解表、化痰、止咳平喘药物;在病程中均加用消食类药物;有108位患儿服用清热类药物;有103位患儿服用平肝熄风止痉类药物;有17位患儿服用使用利水渗湿类药物;有36位患儿在治疗后期加用滋阴药物;52位患儿服用行气类药物;42位患儿服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说明在哮喘治疗上侧重于祛风清热、化痰平喘,仅有较少一部分患儿给予行气、化瘀之品,对伏风暗瘀宿痰学说认识不足。1.4结论:儿童哮喘发病有性别差异,且多由呼吸道感染所诱发,既往有过敏性疾病者(特别是过敏性鼻炎、湿疹)更易发病,伏风暗瘀宿痰证候在哮喘证候分布中占72.4%,证明“伏风暗瘀宿痰”是儿童哮喘的中医关键病机。2实验研究2.1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阐明搜风愈喘汤对改善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对血清、肺泡灌洗液中VEGF水平和对肺组织中VEGF蛋白及m RNA表达的调控作用,以此探究搜风愈喘汤的作用靶点,并以此方来验证哮喘“伏风暗瘀宿痰”病机新说,为以后本方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2.2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哮喘模型、地塞米松干预及搜风愈喘汤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6组,每组10只,通过腹腔注射卵蛋白致敏然后雾化激发的方式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肺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的技术来测定肺组织匀浆VEGF的m RNA表达。2.3结果:哮喘模型组激发后一般状况较差,呼吸急促,口周发绀,毛发失去光泽,体重明显下降,各治疗组一般状况相比哮喘模型组均有改善;相比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道上皮结构紊乱,管腔明显狭窄,各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有改善,其中地塞米松组,搜风愈喘方大、中剂量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气道上皮细胞排列规则,管腔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哮喘模型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VEGF浓度显著增高,搜风愈喘汤各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可明显降低血清及BALF中VEGF浓度,同时也能降低肺组织中VEGF蛋白和m RNA表达,其中、大剂量组的治疗作用较地塞米松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搜风愈喘汤及地塞米松组均对VEGF有抑制作用,其中搜风愈喘汤大、中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作用最为显著。2.4结论:⑴VEGF在大鼠哮喘模型血清及肺内过量表达,并参与了哮喘的气道重塑过程;⑵搜风愈喘方可通过调节VEGF水平及表达改善气道重塑,其中、大剂量组效果较好;⑶验证了以“伏风暗瘀宿痰”病机为指导治疗哮喘疗效的确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