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非专硕即非全日制非定向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是伴随国家教育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生群体,在招生政策、录取标准、学习方式、培养标准、证书管理等方面,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无二致。双非专硕虽然和全日制专硕没有本质差异,但双非专硕的应届毕业生群体在就业求职中却存在较高的歧视知觉。双非专硕的就业歧视知觉来自于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因为非全日制硕士而被用人单位区别对待。有研究指出,部分单位不承认非全日制学历学位,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落实全日制硕士的工资、待遇、职称等(王群,付森,2019)。相关的研究表明歧视不仅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影响个体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工作理论心理学(Psychology of Working Theory,PWT)提出对于受到限制的社会弱势群体而言,背景因素(如经济限制、家庭、边缘化等)和工作决断力是影响个体工作体验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各种因素限制和边缘化的体验会降低他们对自己职业选择和发展的控制感,导致他们难以取得积极的职业发展结果。非全日制的标签使双非专硕在求职时遭到歧视。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工作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探究双非专硕的歧视知觉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并将工作理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工作决断力引入研究,探讨他们的工作决断力与职业社会支持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使用就业歧视知觉问卷、工作决断力问卷等对356名2020届双非专硕毕业生进行调查并获取研究数据,使用SPSS21.0、Amo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就业歧视知觉负向预测就业满意度。(2)工作决断力在就业歧视知觉对个体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来说,歧视知觉会通过降低个体的工作决断力水平,从而导致较低的就业满意度。(3)职业社会支持并无调节作用。因而,当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具有较高的歧视知觉时,其就业满意度较低。在恶劣的就业环境下,即使具有工作决断力,职业社会支持也无法缓冲高水平的就业歧视知觉。因此,本研究建议要提高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双非专硕的认可度,从根本上减少歧视现象的发生。如尽快形成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培养单位的联动机制,向社会普及全新概念与内涵的非全日制,推动各用人单位对双非专硕群体的认识与认可;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摒弃固有偏见,促进就业公平,提高对人才的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