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逐渐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以B/S或C/S网络结构为基础,无论是阿里巴巴的商务信息交流平台、百度的竞价排名还是淘宝的网上店铺群逐渐暴露出本质的缺陷,他们的网站经营者都没有实际参与到产品真实交易的过程当中去,只是提供一个会员可以广泛参与的自助式平台,起到一种传统广告媒体的作用,并不能真正实现商贸资讯电子化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帮助的目的。随着P2P(peer to peer)技术的广泛应用,P2P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应运而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电子商务存在的单点失效和成本过高的问题。P2P网络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终端闲置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以及网络带宽等资源来提供各种服务,它所强调的非集中的、自组织的工作方式促进各种计算机用户积极参与到真实电子交易过程中去,且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有利于各种电子商务活动的进行。P2P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活动中分散各地互不相识的用户节点直接进行相互之间点对点的数据传送或其它相应商务活动,给网络中的恶意节点留下可乘之机,其恶意行为常常给用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一次安全的电子交易活动,不仅要考察最终服务器的可信性,还要考察转发路径上的一系列中间转发服务器,依据一定的信任模型寻求一条可信的交易路径。本文就是围绕着P2P电子商务活动中恶意节点提供恶意服务造成用户满意度低下,交易环境恶劣的问题以及非结构化分布式P2P网络的动态性进行研究,针对P2P网络中的单重信任模型和简单双重信任模型的不足,提出一种的基于可信路径的P2P电子商务双重信任模型TPDTM。分析现有的P2P信任模型,考察最终可信服务节点的选择过程。根据它们是否同时考虑转发路径与最终服务节点的可信性可分为:单重信任模型与简单双重信任模型。在P2P电子商务中引入路径可信度问题,提出基于路径可信性的P2P双重信任模型,给出单重信任模型与双重信任模型的定义,通过狭义和广义信任度量因子的引入,解决双重信任的计算问题。该模型从多个方面考察特定服务的可信度,使得信任度量更加全面。通过考察路径的可信性来选择最终提供服务的节点,加大了攻击者的代价,提高了系统抗攻击能力,既重视评估最终服务器的可信性又考虑转发路径中的恶意行为,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通过设计信任值的分布式存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系统抵御系统攻击。从理论上分析,该模型可以为交易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促进整个电子商务的稳定、可靠的发展。通过可行解的构造,信息素的更新策略,交易后的奖惩三个方面对TPDTM模型中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引入了节点恶意度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恶意度计算的最优服务节点判断算法,使得可信交易路径的建立不仅依赖于路径信息素的指引,更依赖于对所选服务节点善意性的直接判断,从而完整地获取可信交易路径,确保交易活动的双重安全。通过多次实验证明TPDTM模型有利于节点恶意行为的识别,在解决简单恶意攻击、策略恶意攻击和诋毁恶意攻击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效果。TPDTM模型继承蚁群算法对周围环境的良好自适应性,当某条路径由于恶意节点的原因被认为不可信,将快速找到另一条可信交易路径来替代,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容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