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者在后段眼内异物的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1年11月-2016年0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后段眼内异物共71例71只眼,根据选择的玻璃体切割方式不同,分为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组(20G组)及23G玻璃体切割手术组(23G组),前者37例37只眼,后者34例34只眼。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一期眼球壁创口缝合,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者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或晶状体切除术,一期或二期行20G/23G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中根据视网膜创伤情况酌情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内眼病冷凝及眼内填充硅油、惰性气体或消毒空气等治疗。登记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记录异物取出及视网膜复位情况、手术时间、术后炎症反应及眼部刺激症状、住院天数、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 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一期行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术68例,二期行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术3例。两组眼内异物取出率及初期视网膜复位率均100%,所有观察对象均未继发感染性眼内炎。术中玻璃体腔填充情况在20G组与23G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填充率:19/37 vs16/34,χ2=0.131,P=0.718,使用硅油:χ2=0.000,P=0.994;使用C3F8:χ2=0.000,P=1.000;使用消毒空气:χ2=0.000,P=1.000)。比较两组的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20G组∶23G组为5/37 vs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2,P=0.804)。20G组及23G组的术后眼内出血发生率(4/37 vs4/34,χ2=0.000,P=1.000)及术后高眼压发生率(10/37 vs8/34,χ2=0.115,P=0.735)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眼压在20G组的发生率为2.70%(1/37),在23G组的发生率为20.59%(7/34),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45),认为23G组比20G组术后低眼压的发生率更高。20G组联合白内障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2.9±21.7)分钟,23G组联合白内障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9.2±18.4)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9,P=0.000);20G组不联合白内障手术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9.5±15.3)分钟,23G组不联合白内障手术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8.4±14.0)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4,P=0.008)。认为23G组联合白内障手术者及不联合白内障手术者的手术时间均少于20G组。20G组与23G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95±1.76)天及(6.91±1.5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6,P=0.000),认为23G组平均住院日比20G组更短。术后炎症反应评分在20G组及23G组分别为(2.97±0.73)及(2.32±0.81),眼部刺激症状评分在20G组及23G组分别为(3.68±1.13)及(2.38±1.04),以上两个指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前者 t=3.572,P=0.001;后者t=4.990,P=0.000),认为23G组术后炎症反应及眼部刺激症状较20G组轻。将两组手术前及手术后的视力分布分别进行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G组:Z=-0.283,P=0.022;23G组:Z=-0.284,P=0.004),认为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提高术后视力;但两组术后视力分布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则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57;P=0.797),即不能认为两种治疗方式在视力提高程度上存在差别。随访期间,将20G组及23G组术后PVR(Proliferative vitreous retinopathy,PVR)发生率进行比较(10/37 vs7/34,χ2=0.403,P=0.525),视网膜脱离发生率进行比较(6/37 vs4/34,χ2=0.039,P=0.844),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至末次随访:20G组接受非计划再次手术共7例,23G组共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90);20G组视网膜复位共35例,23G组共3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结论: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均安全有效,都适用于一期异物取出,两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相当;23G组术后低眼压发生率更高,但在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日、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及眼部刺激症状方面较20G组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