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LASIK术中不同持续时间的负压吸引引起的瞬时高眼压对视网膜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力及其对视网膜基因谱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探索LASIK手术中瞬时高眼压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1.实验分组与动物模型制作:将实验用68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负压吸引20s组、负压吸引45s组和负压吸引3min组,负压吸引时间分别持续20s、45s及3min,模拟LASIK手术过程,实验对照组仅进行激光消融。2.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测定:各组分别于术后即刻(0d)、7d、10d、14d、28d处死动物,按NO/NOS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利用752型分光光度计测各组视网膜组织分光光度值,按公式进一步计算视网膜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力。3.视网膜组织基因芯片分析:取正常视网膜组织、负压吸引3min术后即刻、7天和10天视网膜组织进行Agilent单通道表达谱芯片测定及分析基因谱,观察LASIK手术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1.视网膜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力变化:实验对照组NO含量及NOS活力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吸引20s组、45s组,术后不同修复时间视网膜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力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吸引20s组、45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吸引3min组,术后不同修复时间视网膜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力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术后即刻(0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修复7d、10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修复14d、28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修复7d视网膜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力达高峰。No/NOS的变化呈正相关性。2.基因芯片分析表明:①负压吸引3min术后即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704条。上调基因为485条,其中已知基因为48条,下调基因为219条,其中已知基因为23条;②负压吸引3min术后7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482条。上调基因为178条,其中已知基因为13条;下调基因为304条,其中已知基因为33条;③负压吸引3min术后10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402条。上调基因为213条,其中已知基因为25条;下调基因为189条,其中已知基因为26条。其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如NF-kB、bcl-2、p53、Fas等均未表现出有意义的改变。结论 LASIK术中常规负压吸引20s、45s(即自动旋转智能刀、气动手推刀)不会导致视网膜组织NO含量及NOS活力改变。负压吸引时间延长至3min,可引起视网膜组织NO含量及NOS活力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种改变是可逆性的,术后修复28d基本恢复正常。从基因水平分析负压吸引持续3min之内均不引起与凋亡相关基因如NF-kB、bcl-2、p53、Fas等有意义的改变,这从一定程度上更加肯定了LASIK手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