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三叉神经痛被称为人类最大的痛苦之一,临床治疗手段虽然不少,但尚无一种公认的理想手段,其主要原因是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已有的中枢性病源学说、周围性病源学说、血管压迫学说等都不能完整地解释该病临床现象。三叉神经痛机制的研究障碍之一是缺乏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以往用于研究三叉神经痛的脑闩下蛛网膜下腔注射微量青霉素G-K引起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模型及猫去牙髓模型等均有操作复杂、特异性不高等缺点,为此建立一种简便、易行且可靠的动物模型实属必要。[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可靠的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方法]实验1选取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沿眉弓上缘做弧形切口,显露位于眶内侧底部的眶下神经,予大鼠眶下神经干内注射蛇毒(浓度为0.1mg·1-1)或生理盐水6ul。于术前3天以及术后3、6、9、12、15、20、25、30、40、50、60、70、80以及90天进行机械痛阈行为学测定。观察大鼠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对机械刺激的疼痛反应阈值及疼痛行为学表现。实验2选取Wistar大鼠30只,分别为蛇毒注射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沿眉弓上缘做弧形切口,显露位于眶内侧底部的眶下神经,予大鼠眶下神经干内注射蛇毒(浓度为0.1mg·1-1)或生理盐水6ul。于术前3天以及术后3、7、14天进行视频行为学测定。摄像机放置在笼子前面1米处观察大鼠探究行为、静止行为、抓脸行为、摇头行为、舔后肢行为和舔身体行为的次数和时间。实验3选取Wistar大鼠4只,分为蛇毒注射组和对照组各两只。按照实验1的方法制作蛇毒三叉神经痛模型。取大鼠延髓和眶下神经组织,制作电镜切片,观察电镜下延髓和眶下神经组织。实验4选取Wistar大鼠2只,一侧股静脉推注5%伊文氏蓝染料,待大鼠全身转蓝约几分钟后,予ION神经鞘膜内注入蛇毒毒液或生理盐水,观察ION支配区域血管通透性以伊文氏蓝漏出量。实验5选取实验2中制作完成蛇毒模型组大鼠16只,随机分为喂药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普瑞巴林喂药组采取灌胃法,药物用生理盐水溶解,每只灌注量为30mg/kg,连续灌注6天,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喂药前1天以及喂药后第1、2、3、4、5、6、14天进行行为学测定。摄像机放置在笼子前面1米处观察大鼠探究行为、静止行为、抓脸行为、摇头行为、舔后肢行为、舔身体行为的次数和时间。[结果]1、实验组大鼠于术后3天出现眶下神经支配区域机械痛反应阈值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大鼠易激惹,具有搔抓面部或攻击行为。机械痛阈值降低持续至术后60天,此后逐渐恢复,术后90天完全恢复同术前。2、实验组大鼠于术后3天出现探究行为、静止行为、抓脸行为、摇头行为的变化,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舔后肢、舔身体行为无明显变化。大鼠术后7天、14天探究行为、静止行为、抓脸行为、摇头行为变化进一步明显,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舔后肢、舔身体行为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延髓神经细胞出现髓鞘松解、脱髓鞘改变,同时出现轴索密度分布不均匀改变。实验组眶下神经细胞出现髓鞘松解、脱髓鞘改变。4、予大鼠眶下神经干鞘膜内注射蛇毒15分钟后,围绕鼻区的口唇部出现蓝色斑块,伊文氏蓝渗出明显,对照组则几乎无伊文氏蓝渗出。5、普瑞巴林组大鼠于喂药后第1天出现抓脸行为、摇头行为的变化,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探究行为、静止行为、舔后肢、舔身体行为无显著改变。普瑞巴林组大鼠于喂药后第2天出现抓脸、摇头、静止行为的变化,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探究行为、舔后肢、舔身体行为无明显变化。普瑞巴林组大鼠于喂药后第3天出现抓脸、摇头、静止行为、探究行为的变化,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舔后肢、舔身体行为无显著改变。普瑞巴林组大鼠于喂药后第4、5、6、14天均出现抓脸、摇头、静止行为、探究行为的变化,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上述行为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舔后肢、舔身体行为无显著改变。结论眶下神经干注射蛇毒可致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痛觉超敏现象,自发性疼痛以及相关行为学改变;电子显微镜研究显示,延髓及眶下神经出现神经脱髓鞘的改变;伊文氏蓝实验表明该神经支配区域血管通透性增加;此模型给予普瑞巴林喂服后,大鼠疼痛行为学改变被抑制。上述研究结果提示,这一新型大鼠模型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三叉神经动物模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