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较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研究,《西游记》的研究较为薄弱,《西游记》续书的研究则更为寥寥,至今尚无一本系统地研究《西游记》续书的专著出现,甚至连综合性地论述《西游记》续书的论文也很少。本文以明末清初的三本《西游记》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和《后西游记》为研究对象,拟从《西游记》续书对原著的继承和创新等方面对明末清初的《西游记》续书进行研究。具体说来,本文主要探讨了下述几方面的内容:一、明末清初《西游记》续书的概况。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分别探讨了《续西游记》、《西游补》、《后西游记》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刊印情况。对续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二、明末清初《西游记》续书创作的心理成因及社会背景。一部续书的出现,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在不同的心理的支配下产生的续书,不仅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而且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也不一样。三、明末清初《西游记》续书的接续和衍生方式。探讨了续书与原著的情节衔接问题。四、明末清初《西游记》续书对原著的继承。着眼于续书与原著的关联,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明清时期的读者接受《西游记》的主要观点的梳理,探讨了明末清初《西游记》续书对原著在思想和结构框架等方面的继承。五、明末清初时《西游记》续书对原作的发展与反拨。《西游记》续书作为文人的独立创作,他们虽是借西游故事的“酒杯”,却更是为了浇自己心中之“块垒”。以此来传达自己对时代、对现实的真切体会。明清之际的《西游记》续书有着共同的特点:不再是以娱乐为目的,而是成为折射晚明文人心态的镜子,文人是社会的精英,对于影响人们生活精神的社会特征非常敏感,思考、关心自己和社会的出路是他们的自觉,他们都试图在群体价值观失落之后,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寻求更为理想的栖息地。续书传递出晚明文人特有的困惑、失望和茫然。语言的荒诞、象征意义明显,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六、《西游记》续作之再评价。阐述了《西游记》续书创作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名著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续书既可借助名著的名声,又可以自由地想像和虚构,更由于它不必依傍史实“事事考之正史”,所以极大地拓展同题故事的表现空间。续书的出现不仅突破了“史贵于文”的史传传统的束缚,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更为传统小说进入作家个体的自觉的创作时代做了必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