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火针联合维医常规疗法治疗对咸味黏液质型慢性湿疹的皮损面积及皮损严重度、瘙痒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维医证候评分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水平及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评价并探讨火针联合维医常规治疗对咸味黏液质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本疗法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课题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80例咸味黏液质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维医常规治疗(内服和外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火针疗法。对照组予维医常规治疗(内服和外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21±3天,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维医证候、EASI、瘙痒程度、DLQI等4个方面进行评分,及对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进行化验观察。疗程结束后针对各项评分、理化指标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和观察不良反应,从而判定疗效。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入选的80例患者中,两组各脱落1例,最终有效病例为78例。两组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即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1)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74%,经秩和检验,Z=-256,P=0.027,两组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在维医证候评分进行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在治疗后进行EASI评分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治疗后进行瘙痒评分比较,两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进行DLQI评分比较,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在总积分值进行比较,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并进行对比,血清EOS组间及对照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SO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过程中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好。结论:采用火针联合维医常规治疗对咸味黏液质型慢性湿疹患者,能有效改善皮损及全身症状,其疗效优于维医常规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奠定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