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它预言了胶球,混杂态以及多夸克态等新型强子态的存在。QCD理论的渐进自由的特点使微扰理论获得巨大成功。而微扰理论仅在在高动量迁移下的物理过程中可以得到应用,对于低能区,比如轻强子系统,微扰QCD已经不再适用,我们主要通过格点QCD和一些唯象模型来研究低能量下的强相互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的的实验数据来完善这些唯象模型,标定格点QCD。BESIII的工作能区恰好在2GeV至4.6GeV,此能区一直被认为是寻找和研究新型强子和检验QCD理论的理想场所。2006年,BABAR实验室通过e+e-→γISRφf0(980)初态辐射过程发现Y(2175)[1],继而BESII[2]和Belle[3]证实了Y(2175)的存在。实验结果引发了理论上对其性质的研究,有以下几种可能:奇异夸克偶素(23D1s(s)),混杂态(s(s)g)以及四夸克态。现有的实验数据并不能完全确定其性质。因此测量其更多的衰变道和参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利用BESIII上2009年收集到的225.3M J/ψ数据,通过研究J/ψ→ηφfo(980),f0(980)→ππ这一衰变道,证实BESII上已观测到的Y(2175)信号。其中,对于f0(980)→π+π-,我们利用了三维sidebands的方法估计了本底,拟合了信号的各项参数,得到Y(2175)信号的质量和宽度为:M=2199±6±29 MeV/c2和Γ=106±15±29 MeV/c2,统计显著性大于8σ。本文得到的Y(2175)的质量和宽度值与以前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本文还研究了信号与非共振态部分的干涉并讨论了可能的双解。由于统计量的缘故,f0(980)→π0π0下的M(φf0)不变质量谱中,信号并不明显。研究了末态同为ηφπ+π-的ηπ+π-不变质量谱,给出了J/ψ→φf2(1285),f1(1285)→ηπ+π-的分支比为:Br(J/ψ→φf1(1285),f1(1285)→ηπ+π-)=(1.15±0.06±0.14)×10-4;可能存在η(1405)的在C.L.=90%的分支比上限为:Br(J/ψ→φη(1405),η(1405)→ηπ+π-)< Nobserved/(e)×NJ/ψ×Br(η→γγ)×Br(φ→K+K-)×(1-σsys)=0.44×10-4。给出了J/ψ→ηY(2175),Y(2175)→K*(892)(K*)(892))置信度为90%的上限所对应的分支比:Br(J/ψ→ηY(2175), Y(2175)→K*(892)(K*)(892))<Nobserved/(e)×NJ/ψ×Br(η→γγ)×Br(K*(892)→K+π-)×Br((K*)(892)→K+π+)×(1-σsys)=1.42×10-4.而且我们并没有发现明显的J/ψ→ηY(2175),Y(2175)→ K(1460)K,K*(1410)K:K1(1270)K,K1(1400)K,K2(1430)K,ηφ或φK+K-这类过程存在的迹象。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理解Y(2175)的性质非常重要。当寻找J/ψ→ηY(2175),Y(2175)→K*(892)+K-+ c.c时,我们在M(K*±(892)K(±))发现一系列φ的激发态,其中可能有Y(2175)存在的迹象,但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