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赖氨酸修饰壳聚糖来改进其凝血性能,有望制得具有实用价值的止血材料。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一、采用碳二亚胺偶联法在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分子链上缀合不同取代度的赖氨酸,以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测试法对壳聚糖-赖氨酸缀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赖氨酸已缀合到壳聚糖分子链上,且其引入量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研究分析各组材料与血液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相互作用,初步评价了壳聚糖在修饰前后凝血性能的变化。通过光密度测试和血细胞计数,考察了各组材料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特性。壳聚糖能明显诱发红细胞聚集,这种凝聚作用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大明显增强,且此聚集效果随材料用量的加大而提高。赖氨酸的引入对材料和红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贡献并不明显。壳聚糖能在短时间内激活血小板,使其失去碟状形态而成球形。随着壳聚糖脱乙酰度增加,其对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作用显著增加。引入赖氨酸后,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数量均提高较大,且影响程度和赖氨酸的引入量有关。壳聚糖衍生物/血小板复合物可加速血纤维蛋白胶的生成,且影响效果与衍生物对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作用一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不能直接作用于凝血因子,缀合赖氨酸后亦不能和凝血因子直接作用。二、比较了壳聚糖-赖氨酸缀合物、壳聚糖-鸟氨酸缀合物及胶原的凝血性能,对照结果表明,壳聚糖-赖氨酸缀合物对血小板的聚集能力与胶原接近,且其与血小板之间并不仅是简单的静电相互作用,而可能和血小板膜表面物质存在某种特异性结合(特别是胶原受体GPⅠa-Ⅱa, GPIV)间存在特异结合,因为其引发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分子结构相似的壳聚糖及其与鸟氨酸的缀合物。三、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赖氨酸缀合物细胞毒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