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校提出的建设节约型校园,既是缘于其能耗特点,也是基于高校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各类成员的意识特征。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基地,更是全社会的“形象大使”。因此,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优美并且符合现代生态循环标准要求的高校校园,不仅仅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社会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节约型校园建设问题,国内外官方十分关注,理论界也开展了相关研究。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节能节水方面,更多地关注学校的硬件节能,缺乏整体性、综合性的论证,尚未从节能文化建设和组织制度建设的角度展开讨论,尤其忽视了校园建设过程中的节能问题。而对于某些基本概念如节约型校园、节约型校园的评价系统等,还未能达成共识。本文首先明确节约型高校校园的基本理论。节约型高校校园是把校园作为一个整体的能耗单位,把该单位的各个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系统的管理手段来实现高校能耗的降低,不是仅关注或提倡某个部门、某个项目、某个成员的厉行节约,而是将高校校园建设成一个节约体系。节约型校园建设关键在两个层面:一是指节约资源的制度构建,二是指节约理念的培养。“节约型”校园应具备合理性、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特征。在确定校园建设短、中、长期节约目标时,必须依据高校能耗特点和不同类型高校的耗能设施的特征,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绿色校园理论充分论证。可持续发展强调高效但不能盲目扩建和搞“形象工程”,新公共管理理论则用以解决“公地悲剧”和学校后勤的非市场化问题,而西方一再倡导的绿色校园理论则要求高校应建成低能耗、低污染的清洁校园。然而,尽管目前我国高校的节约问题取得了一定进展,务虚上花了很大气力,在倡导节约文化建设、创新节能科技、构建节约制度等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意识形态上认识不到位,个体行动也未体现节约的思想。而作为一个法人团体的高校,因节约投入不足、缺乏长效机制、考核监督不力等原因,始终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源的浪费。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三大方面入手:建立节约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建设和考核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建设,约束师生员工行为。通过调查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科学的节约评价指标体系,它既是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高校自身的职责。我国高校之所以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关键在于缺乏考核目标和要求,学校领导的节约观念淡薄,其管理行为难以衡量和控制,校园建设中的招投标没有节能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建立科学的节约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校园建设的依据。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原则,选择适合中国国情及校园自身建设特色的评价指标,如节约型校园的组织及制度建设、资源消耗状况、节能技术的运用以及节能运行监管体系建设等等,应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正确的行动缘于科学理念的指导。建设节约型校园需首先形成广大师生接受的节约理念,此为校园节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这种节约意识可以为分三个层次的主体意识: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资源的配置者,不能以传统的事业单位运作思维管理当今高校,必须树立“经营”的理念及成本核算意识;教职员工是学校资源的直接使用者,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要在教学中灌输节约理念,更应该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学生是学校大家庭的主要成员,家庭传统教育能够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学校教育也不能忽视,必须培养他们以校为家的责任意识,在注意自己生活中节俭的同时,应自觉地节约公共水电,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制度约束是节约型校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依法治校的重要方面。首先,学校必须建立建设项目审查制度。从校园建设(主要是建筑设施)的项目规划审查开始,必须贯彻到项目的施工与验收,逐级保证严格执行节电节水标准。其次,要建立设施运行监管制度。在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前提下,对能耗设施、设备管理人和主要负责人设定节约考评标准,作为竞岗应聘的条件之一;再次,建立能耗统计、审计制度,这不仅为学校节约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还对能耗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和评价,为学校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而一切制度的执行,都要有考核奖惩制度并落到实处。学校的节能考核结论要建立在真实客观的财务数据上,学校财务部门不仅要对学校每一笔支出精打细算,而且要履行好会计内部监督的职责。节约型高校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规划到施工,从制度构建到日常管理,从后勤管理者到师生日常行为约束,各个方面都必须贯彻节约办校,才能真正建成节约型校园,为全社会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