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是匈牙利非常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和文学批判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与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并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而“物化”是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中枢概念,物化理论是《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中心线索,是联接世界各流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纽带。在未看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状况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居然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不谋而合,足以见其哲学功底。卢卡奇指出物化导致了主体同客体与自由同必然的二元对立。物化现象不但蔓延到经济和政治领域,甚至深切到人的灵魂,物化的克服依赖于阶级意识。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概括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哲学家、思想家对物化理论所持有的各种看法,借以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价值以及思路方法。第二部分:物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渊源。因为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相继遭到失败,以卢卡奇、科尔施为代表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进行了对革命失败的深思和总结。对此这些理论家树起了还原“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从理论渊源上去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阐述是物化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而且卢卡奇也深受狄尔泰“整体性”思想、马克斯·韦伯“合理化”思想、齐美尔“物化”思想、黑格尔“辩证法”和罗莎·卢森堡的“积累”理论的影响。第三部分:物化理论的概述。物化就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所压抑。物化现象表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运用“总体性辩证法”原则达成对物化的突围,无产阶级意识是克服物化的主导力量。第四部分: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对比。论述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内涵和具体表现,归纳卢卡奇物化理论和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哲学的角度上阐明“异化”的真实内涵。由此得出卢卡奇物化理论其实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在实质上是同中有异、异中趋同的关系。第五部分:物化理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但揭露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内容,而且还凸显了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深化与延续。同时,物化理论对当今正确看待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社会生活中泛起的种种难题也具有警示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