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溶液化学法,以可溶性铁和硒盐为前驱体,制备了 β-FeSe超导纳米片和新型铁磁性铁硒-胺杂化纳米材料,如(β-Fe3Se4)4[Fe(teta)1.5](teta=三亚乙基四胺)杂化纳米片、(Fe2.5Se4)2[Fe(en)2](en=乙二胺)杂化纳米带和Fe3-xSe4(dien)2(dien=二乙烯三胺)杂化颗粒等,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生长机制以及相成分、结构和磁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溶液化学法有效控制Fe-amine有机配体和无机FeSex片段的结合,合成的新型铁硒-胺杂化纳米材料不仅丰富铁硒-胺杂化纳米材料体系,而且也展现了优异的磁性能,高于室温的长程亚铁磁有序温度使它们有望在未来的多功能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可溶性的硫酸亚铁和硒粉作为前驱体,通过低温溶剂热法合成了单晶β-FexSe超导纳米片。生长机制研究发现,Se扩散机制主导了 β-FexSe纳米片的生长。通过精确调控β-FexSe的化学计量比,使β-FexSe纳米片发生反铁磁-超导-反铁磁转变。依赖于Fe/Se 比例x,β-FexSe超导纳米片的超导临界转变温度从3.2 K增加到10 K。制备的β-FeSe纳米片的电阻率-温度曲线显示,在2 K、且14 T磁场条件下,β-FeSe纳米片仍具有超导电性。这表明2 K时,上临界磁场大于14 T。通过微纳加工技术制备了单个纳米片的电性测试器件,电阻测试表明,在2 K-300 K范围内并没有发现超导转变,是可能是由于器件制作过程中暴露在空气中氧化所致。采用有机溶剂液相法合成了新的具有室温亚铁磁性的(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选区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β-Fe3Se4)4[Fe(teta)1.5]具有四方晶体结构,空间群为I4cm(108)。(β-Fe3Se4)4[Fe(teta)1.5]是由β-Fe3Se4超结构与Fe(teta)1.5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构建而成。室温及低温磁滞回线测量表明,(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具有亚铁磁性。5-900 K范围的磁化强度-温度关系曲线表明,(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的居里温度(Tc)高于其热分解温度530 K。在无机-有机杂化磁性材料中未见报道过如此高的居里温度值。(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的生长与反应温度密切相关,反应温度从433 K增加到523 K,杂化材料的无机结构单元中的铁硒比例增加,形貌从纳米颗粒、纳米带变为纳米片,尺寸从100 nm增加到4 μm。483K合成的杂化纳米片,在5 K下的矫顽力为11 kOe,具有优异的硬磁性能。采用有机胺交换策略,将(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转化为不能直接用溶剂热合成的新型(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带。(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带具有正交结构,空间群为Pcca(54),晶胞参数分别为a=21.405 A,b=10.506 A,c=7.721 A。磁性测量表明,(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带在220 K以下具有亚铁磁性。通过控制转化反应时间,研究了由(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片前驱体到(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带的转化机制。采用高温有机液相法以二乙烯三胺为溶剂一步合成了具有室温铁磁性的Fe2 93Se4(dien)2杂化颗粒。Fe2.93Se4(dien)2呈规则的六面体形貌,长、宽、高分别为700 nm、600 nm、400 nm,其晶体结构为正交结构,属于C2221点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9.23A,b=18.01 A,c=11.61 A。磁性测量表明,Fe2 93Se4(dien)2杂化六面体的居里温度(Tc)高于其热分解温度470 K。生长机制研究表明,调节反应时间能够控制杂化颗粒中的Fe和Se的化学计量比和形貌。当反应时间从3小时增加到8小时和20小时后,Fe原子扩散到杂化纳米颗粒中,形成Fe2.93Se4(dien)2杂化六面体颗粒、Fe3.19Se4(dien)2杂化纳米带或Fe3.46Se4(dien)2杂化纳米片。Fe2.93Se4(dien)2优异的铁磁性能可能来自于无机Fe1-xSe2与Fe(dien)2配合体独特的结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