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碳化区域分布特性及模型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5ete346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是现今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钢筋锈蚀是造成混凝土耐久破坏的最主要形式,而碳化又是造成钢筋锈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碳化不仅会使混凝土碱性降低,钢筋脱钝锈蚀,而且会造成混凝土内离子的迁移与浓缩,促使钢筋锈蚀加剧,国内外学者对碳化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自不完全碳化区概念被提出并被证实后,未考虑不完全碳化区存在的既有工程结构碳化寿命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受到置疑,因而研究不同因素影响下混凝土结构碳化区域的分布特性和规律对混凝土剩余使用寿命评估和耐久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快速碳化试验,借助自主发明的碳化深度测试扫描仪、逐层磨粉机并结合XRD等微观测试技术,以模拟孔溶液法为主,传统碳化深度测量法和碳酸盐含量测量法为辅,较为细致地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及水泥用量对混凝土结构碳化区域分布特性的影响。  基于试验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混凝土碳化深度酚酞测试值的实用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参数校准构建并完善了碳化仿真模型,探讨了模型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数值与物理试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就诸因素对碳化区域分布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温、湿度变化对混凝土碳化区域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对不完全碳化区长度的影响系数,最终建立了碳化区长度预测模型,并得到如下结论:  1)采用废机油为脱模剂会引起混凝土假性碳化,在自然养护条件下可造成混凝土在养护期便发生中和反应,完全反应区达3mm以上;  2)混凝土完全碳化区内,Ca(OH)2等碱性物质并未被完全中和,而是被包裹在CaCO3内,遇水将被释放;  3)完全碳化区内,Ca(OH)2含量由表及里分布并不均匀,沿距表面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5mm以后才趋稳定;  4)对碳化区域分布特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环境相对湿度,而是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分布;  5)酚酞法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内含部分碳化区,实际完全碳化区深度约为酚酞测试结果的一半。
其他文献
在岩土工程中,尤其是地下结构工程,由于工程的隐蔽性、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岩土体工程特性的多样性,人们需要更加直观的模式反映岩土层、岩土工程结构信息,以指导工程的设
静力压桩以其无振动、无噪音、成本低、施工场地小和可定量监测整个送桩过程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中.如果在静力压桩施工前模拟计算出沉桩阻力曲线,估算终压力,那么就
城市建设中的深基坑开挖采用多种围护形式,施工产生的环境病害(主要是坑外附近地表土层不均匀沉降及工程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干扰)预测及防治已有一些经验,但教训也不少。 本文
依据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设计要求,根据某实际工程,考虑了不同抗震等级、配筋率、轴压比和剪压比对配置60
目前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碳纤维布已作为改善混凝土结构在长期服役性能和提高极限承载力的一种简单有效的修补加固方法并被广泛应用。由于碳纤维布强度高、自重轻、耐腐蚀等特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也得以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工程质量问题,其中地基基础方面的问题占很大比重。已有地基基础加固实践表明,预压桩基础托换法是一种有效
随着桥梁跨径的加长和建筑高度的增升,结构对风的敏感性大大增强,风致振动已经成为大跨桥梁和超高层建筑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风致振动分析中,各种类型的气
国内外的震害和试验研究表明:框架节点是框架结构抗震中的薄弱环节之一。节点核心区的剪切变形以及梁纵筋在节点区的粘结滑移是节点非线性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在研究混凝土框
锚杆支护具有施工方便,工程成本低,工期较短等优势,与其他支护方式相比,预应力锚杆更具有主动支护的优越性,锚杆支护正广泛应用于我国工程建设的诸多领域,逐渐成为岩土工程领
本文在大量裂隙试样(石膏混合料)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裂隙试样在循环加载下的疲劳强度、疲劳变形和预置裂隙端部疲劳裂纹的萌生、扩展、搭接和岩桥的贯通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