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污染物条件下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粒径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植物的粒径在其生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参数,影响着浮游植物的生长速率、光合作用过程中细胞对光能的吸收和使用效率、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浮游植物的运动能力以及在生态系中的地位。影响浮游植物粒径的因素主要有其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营养盐、石油烃、重金属等化学因素。随着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所产生的营养盐、石油烃、重金属等各种污染物的排海总量也在急剧增加,已经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世界各地均出现赤潮报道,这严重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污染物条件下海洋浮游植物特别是赤潮生物生长
其他文献
钡星是一类特殊的红巨星,最初是由Bidelman和Keenan在1951年观测得到[09],其光谱型为G2-K4,光谱中有非常强的BaⅡ4554 A线,另外还有SrⅡ线、CH线、CN线,以及C2线(Burbidge et al.1
前言:2012年5月8日,中国卫生部、药监局、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等15个部委联合下达了一个重要文件:《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该文件指出: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其中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老年慢性病病程长、人群大、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
MAT261质谱计是进行同位素分析的常用仪器,可以对各类地球物质(含岩石、矿物等)的Rb、Sr、Sm、Pb等重质量数元素的同位素组成进行精确的定量测定,在地学领域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介绍了MAT261固体同位素质谱计工作原理及仪器结构的基础上,对质谱计的数字系统进行了深入剖析。根据仪器的控制过程,系统分析了质谱计数字系统中的接口适配器和数据采集部分,过程控制部分,磁场控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