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离别诗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d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情自古伤离别”。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为这拨动心弦的时刻写下了不计其数的离别诗作。千百年后的今天,这些诗作依然动人心弦。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目睹了唐王朝的繁盛与衰败,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破坏,目睹了战乱给黎民百姓带来的苦难。在战乱频繁的岁月里,离别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颠沛流离的生活让诗人创作了很多离别诗,多达一百三十余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诗人的离别诗牵扯出不一样的人生意绪。与不同的人离别,诗人的离别诗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同时,诗人的离别诗一改传统离别诗偏于写抽象离别的方式,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一次次具体的离别,并将其忧国忧民之思想从一而终地贯穿其中。另外,诗人的离别诗在对魏晋祖饯诗的继承上又有所发展,展现出“无事不可入”、“无情不可抒”的特征,在中国离别诗的发展长河中建立起一种新的典型。本文尝试对杜甫离别诗作较深入的研究:第一章主要研究杜甫的人生历程与杜甫离别诗创作之关系,把杜甫创作离别诗的时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旅食京华求仕时期,第二是奔赴行在及任拾遗时期,第三是入蜀及寓居草堂时期,第四是漂泊夔州、荆湘时期。此章通过对杜甫不同人生阶段所作离别诗的梳理,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在不同人生阶段,诗人离别诗内容上的不同侧重点,及其离别诗中一以贯之的忧国忧民之情。第二章对杜甫离别诗的离别对象作仔细考察,将其离别对象具体分为官宦友人、亲人、僧人三类,分别以与杜甫关系密切的严武、郑虔等人为例作具体分析,并将其放入第一章的创作分期中加以考察,以期探寻杜甫在送别不同身份不同关系的人时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以及在诗人不同人生阶段送别同一对象时思想感情的不同。第三章主要是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对杜甫离别诗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将诗人的离别诗放入中国离别诗的发展长河中探寻杜甫离别诗的内容形式特征,分析诗人离别诗对魏晋赠答、祖饯诗的继承与发展。第一节是整理盛唐及盛唐之前离别诗的发展情况。第二节是研究杜甫离别诗对魏晋赠答、祖饯诗的继承与发展。其继承具体表现在标题具体化、人物具体化、事件具体化、景物具体化及篇幅延长化等五个方面;发展则表现为杜甫离别诗情感内涵上更多真情实感,思想内容上更加丰富。第四章是分析杜甫离别诗的其他特点。有的离别诗提出具体的治国策略有如奏章,有的对友人的叙述有如人物小传,有的嘱咐勉励友人情真义切,等等。附录是杜甫离别诗一览表。此表以仇兆鳌《杜诗详注》作为参考。
其他文献
<正>当前,新的媒体格局逐步确立。一方面,存在决定意识。媒体格局的深刻演变,意味着依托媒体平台开展工作的意识形态工作理念要深刻调整。另一方面,意识影响存在,正确的意识
从人际传播角度来看,涉外宾馆应该承担更多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责任。钓鱼台国宾馆体现着一个古老的中国,也需要更好地展示现代化的中国。为了把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形象传播出
会议
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基层党建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介绍了淄博市将军路街道的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经验,提出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打造齐抓共
在分析和思考永川区文化资源及其利用、文化产业及其产值结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现状及其利用、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其特征、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现状等等基础上,提出"十二
为了探讨地形要素对连片特困山区人口格局、经济布局和贫困程度约束作用,基于Arc GIS10.0空间分析技术与SPSS18.0统计分析工具,利用SRTM3-DEM数据,分别对中国典型贫困山区—
中国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根源于中国经济特殊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以及复杂的政企关系。解决之道在于重新认识国有企业的定位,从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入手,加强法治,明确政
关于永川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永川区已建、在建以及规划、设想、建议中的文化与旅游项目、计划、创意,已经非常丰富、多姿多彩甚至于让人眼花缭乱。其局限和不足之处有
<正>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交流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其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但是由于传播渠道狭窄,进而导致其传播效果不明显。以新闻媒体为主要代表产物的媒介形式在进入传播领
妇女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症者,称为“经行头痛”,其临床特点是头痛发作与月经有关,每伴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发作,症状轻者经净而渐愈,严重者可过延日久而疼痛不止,影响患
报纸
<正>办公室一族总是长时间在案头忙碌。用电脑、看文件、商量研究……好静不好动,这就比较容易和肥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挨上边。春季万物复苏,到处充满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