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面孔是富含表情丰富的非言语刺激,它所含有的社会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便更快地适应陌生环境。以往的研究发现,对异族面孔的识别受面部情绪、不同种族面部情绪的加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面孔情绪往往伴随着表情强度的变化,以往大多数研究者还是将面孔表情强度和异族面孔作为单独的知觉对象进行探讨,更多的关注单独呈现的异族情绪面孔,或者面孔表情强度的知觉加工过程,对面孔表情强度-异族面孔的研究并不多见。那么,表情强度是否会对异族面孔的识别发生影响?如果有,这种影响是否随着情绪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本研究通过操纵面部表情强度,尝试回答上述问题。研究选择“学习-再认”范式,设计了三个实验分别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被试在加工不同的情绪面孔时是否存在异族效应;2)个体知觉积极和消极情绪的表情强度对异族面孔识别的影响;3)个体在知觉不同表情强度的本族和异族的情绪面孔时对异族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被试对恐惧面孔的识别出现了异族效应,识别汉族恐惧面孔的正确率,要显著高于识别藏族恐惧面孔的正确率,反应时更短。(2)被试识别高强度汉族和藏族高兴、恐惧面孔的正确率,高于低强度的正确率,反应时短;被试识别汉族低强度高兴面孔的正确率,要高于藏族低强度高兴面孔的准确率,反应时短。(3)被试对高强度汉族和藏族恐惧、愤怒面孔的辨认正确率,要显著高于低强度面孔的准确率,反应时短;识别汉族低强度愤怒面孔的准确率,要显著高于识别藏族的准确率。研究结论:被试在加工不同情绪面孔时存在异族效应,情绪强度对异族面孔识别有影响,即表情强度越高,识别本族和异族面孔的正确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