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流变总是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词的诞生所反映的是时代的新事物,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的表达的需求。因此研究新词对于我们把握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到日语来说也是如此。日语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无论是古代日本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还是明治维新以降对于西洋文化的学习,日本总是能够将新的事物纳入自身的文化当中,并相应的创造出许多新词。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文化与社交媒体的发展,日语的造词规则逐渐松动,因而新词的形成也迎来了新的高峰。在这样的时代状况下,对日语新词进行研究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从词汇化的角度对新世纪以后日语的新词进行考察,归纳出了以下四方面的特征。1.词性的特征。日语的新词在词性上有着明显的偏向性。在发生了词汇化的新词当中,数量最多的是名词(14词)、动词次之(3词)、然后是形容词(2词)和副詞(2词)。其理由恐怕是因为名词在句子当中最少受到语法规则的限制。2.语种的特征本文分析发现,发生词汇化的新词中数量最多的是和语词(11词)、其次是和制外来语(8词)、然后是和制汉语(2词)。如此看来、日本人在创造新词时除和语之外也充分利用了外来的语种。此外,其中和制汉语只有2词,除此外都是和制外来语,也就是说汉语以其原来的形式和意义被使用的较少。3.造词法的特征关于新词的造词法,Brinton和Traugott在《词汇化与语言演变》的《词汇化的定义与观点》一章中指出了构词过程有“合成”、“派生”、“类转”、“省略与略写”,“截搭”、“逆构”、“首字母缩略词/缩略词”、“借译词”、“新造词或词根造词”以及“元语引用”这10种方式。Brinton和Traugott指出“关于词汇化虽然有大致的定义,但其与构词法的区分还很模糊。词汇化一般来说指的是通过合成、派生、词性转换等构词的一般过程”。因而本文也是以此分类为基础进行分析的。除此之外,本文还在“草”的词汇化当中发现了“类比”的成词方式。本文分析发现,在日语新词的词汇化中出现最为广泛的方式是“截搭”(8词)其次是“派生”(6词)和“略写”(6词)、“合成”(5词)、“省略”(3词)、再分析(2词)、“类转”(1词)、“缩略词”(1词)、“借译词”(1词)、“类比”(1词)。由于“截搭”包含两个过程,所以“派生”(6词)和“略写”(6词)是并列第一位,“合成”是第二位。因而日语新词的词汇化中应用最广的方式是“派生”和“略写”。4.社会特征最后,本文也考察了日语新词出现的社会特征。总的来说、日语新词的词汇化与全球化以及网络的普及有着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