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一种叙事题材,有着特有的语言特征,利用叙事学与文本学结合的文本分析方法可以使小说文本分析更为科学客观,这也为小说翻译提供了翻译策略。本翻译材料Philip Larkin的中篇小说《吉尔》讲述了一群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地位的牛津大学学生的生活。通过对小说的细致阅读与分析,本文作者发现其语言风格极具“闲谈体”特色。虽然小说句法简洁明了,词汇简单易懂,但看似简单通俗、明白易懂的语言蕴涵着深刻丰富、微妙复杂的涵义。并且在其精简朴素的语言中,时而夹杂着令人惊艳的词语,点缀整篇小说。因此,能否准确地再现或保留小说的“闲谈体”特点是小说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本文立足于文体学和叙事学结合的文本分析法,来探讨当代小说《吉尔》中“闲谈体”的翻译。笔者尝试从文本的时间、语式和语态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首先,从叙事时间变动的角度出发,可在追述时采用置换话语时间,而在预述时保留话语时间的翻译技巧,以便译语读者更好地理清译文的叙事时间;其次,在小说叙事视角的处理中,对于第三人称视角可采取保留第三人称视角的方式,使译文既保留了原作的叙事视角又使小说故事表达更客观可靠,而对于第一人称视角可以置换为第三人称视角,使译语读者感同身受;最后,从“闲谈体”小说的作者与读者的亲近平等的关系来分析,对于作者的朴素词汇可以采取保留的方式,使译语既准确传达了源语的意图,又建立译者与译语读者亲近平等的关系,然而对于小说中作者使用的简单句语序可以采取调整的方式,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最终再现原文本的特征与风格,为小说翻译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