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尝试着以BOT模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BOT民间投资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影响更是波及到亚非拉等一些发展中国家。BOT民间投资之所以在西方国家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在其中给予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扮演着一个恰当的角色。可见,政府在BOT民间投资中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由于我国在运用BOT民间投资过程中因受传统观念的限制、政绩考核制度、行政垄断,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政府角色定位出现了缺位和错位的问题,使得关于政府在BOT民间投资中如何正确定位的研究提上日程。BOT本质上是民间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一种投资方式。随着我国民间资本实力的逐渐壮大,民间投资开始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缓解了基础设施的供求矛盾。虽然在市场准入、政策环境、融资等方面存在障碍,但是BOT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鉴于其重要性,本文提出了政府角色定位的目标取向为建设成一个“规制—服务型”政府,并指出政府通常在BOT民间投资中具体扮演的角色。这个“‘规制—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凭借这些依据论证了其合理性。同时,文章还提出了政府在BOT民间投资中具体扮演的角色。美、日本、澳大利亚、英、法等发达国家的BOT民间投资实践中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角色模式,为我国政府角色正确定位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而支持者、特许权授予者、规制者和权益保护者等角色的提出则为其定位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