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考察学习障碍儿童短时记忆提取过程中即时加工水平的特征;(2)了解学习障碍儿童心理旋转及视空间认知水平的状况;(3)探究阅读障碍和数学障碍儿童即时加工的认知机制。方法:(1)采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TR)、瑞文智力测验、儿童学习能力障碍筛选表等,结合学生成绩和教师评定,从小学四、五、六年级共827名学生中筛选出42名阅读障碍儿童和42名数学障碍儿童组成实验组,另选43名正常儿童组成对照组。(2)实验一采用Sternberg的短时记忆提取实验范式,以阿拉伯数字、汉语数字、汉字和图形为实验材料,从肯定回答(条件1)和否定回答(条件2)两方面,对个体的反应时和正确再认次数进行统计。实验二采用Shepard等人的表象心理旋转实验范式,以阿拉伯数字、汉语数字、汉字、字符为实验材料,从正像结果(条件1)和镜像结果(条件2)两方面,对个体的反应时和正确判断次数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实验一(短时记忆提取)中,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反应时上差异显著(条件1:F(2.120)=3.924,p=0.022, n2=0.060;条件2:F(2,120,=3.048, p=0.050, n2=0.048)。在正确性上,肯定回答条件(条件1)下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边缘显著(F(2,120)=2.727,P=0.069,η2=0.043);不论是条件1还是条件2(否定回答)下,两类障碍亚型之间的反应时和正确性均差异不显著。(2)实验二(表象心理旋转)中,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反应时上差异明显(正像:F(2,120)=3.844,p=0.024,η2=0.059;镜像:F(2,120)=2.964,p=0.055,η2=0.046),其中,阅读障碍儿童反应时较正常儿童和数学障碍儿童明显偏大;反应正确性上,学习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差异显著(正像:F(2,120)=5.700,p=0.004,η2=0.0085;镜像:F(2,120)=4.022,p=0.020,η2=0.0062),其中,数学障碍儿童正确性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也低于阅读障碍儿童。结论:(1)不论是短时记忆提取还是心理旋转活动,学习障碍儿童的反应效率均不及正常儿童,反映出这些障碍个体的认知加工水平存在明显问题;(2)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缺陷主要表现为信息加工的速度不佳,而加工的准确性偏低则是数学障碍儿童的主要问题;(3)阅读障碍和数学障碍儿童之间的视认知活动有着各自不同的加工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