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公正的思想源远流长,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很早以前就对社会公正做过研究,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西方的社会公正思想经历了古代的个人善就是社会公正阶段、中世纪的神学公正观阶段、近代的契约论的自由与理性的公正观和功利主义的自由与利益公正观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自由主义公正观和社群主义公正观的争鸣与融合。在我国的先秦时代,各种社会公正思想纷纷涌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到了汉代武帝时期,确立了以仁爱为本源,以正当与适宜为原则,以利益问题为论域,以礼为制度规范的社会公正体系。到了近代,随着封建王朝的败落,儒家的社会公正思想也走向了没落。马克思主义者从新的角度对社会公正做出了阐述,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和实践的角度出发,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公正观,经过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探索,已形成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体系。社会公正的主题是社会制度和社会实践,社会公正的内容涉及到分配、权利和义务的合理划分与承担。社会公正的主题是宏观的社会层面,社会公正的内容是微观的个体层面。社会制度保障着社会公正的内容,社会制度下的实践则实现着社会公正的内容。在对社会公正研究时,从当代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手,分析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并从按劳分配形式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正。收入分配的公正不仅需要从基本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式来保障和实现,也需要从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管理进一步保障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正。分配问题不仅涉及到收入分配,更涉及到资源的分配。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社会公正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就是要保障个体的存在,为此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保障公民的生存的实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保障和实现需要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形式入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保障和实现也要坚持党的领导。当代中国政治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政治包括了民主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我国的选举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形式、自治民主形式,这些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体现和保障了公民权利的最基本形式—自由和平等。社会公正内容不仅包含着自由和平等等权利,也要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着义务。当代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国家既包括着法制,也包括着法制的实现形式。法制保障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法制的实现形式则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