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染番木瓜和胜红蓟的双生病毒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番木瓜(Carica papaya)曲叶病有加重的趋势。为此我们对广西和广东的番木瓜曲叶病样本开展了研究,并对当地的杂草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的黄脉病也进行了研究。 利用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及PCR检测的方法对采自广西的7个番木瓜曲叶病样品和广东1个番木瓜曲叶病样品,及采自广西胜红蓟的5个黄脉样品进行了检测,表明均为粉虱传双生病毒。PCR扩增产物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主要存在两类病毒,少数存在多种双生病毒复合侵染现象 克隆并测定了G2和GD2 DNA-A全序列。序列比较分析表明,G2和GD2相互之间的同源性只有73.4%,因此是两个不同的病毒。经NCBI检索和序列比较分析表明,G2与胜红蓟曲叶病毒Ageratum yellow China vein virus-[Hn2](AYVCNV-[Hn2])的同源性最高,同源性达到83.4%;GD2与胜红蓟曲叶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virus(AYVV)的同源性最高,同源性达到75.2%。根据双生病毒分类与命名原则,我们将G2命名为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英文名为(Papaya leaf curl China virus,PaLCuCNV);将GD2命名为广东番木瓜曲叶病毒,英文名为(Papaya leaf curl Guandong virus,PaLCuGV),并已经得到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确认。PaLCuCNV-[G2]和PaLCuGV-[GD2]的外壳蛋白与辣椒曲叶病毒-马来西亚分离物(Pepper leaf curl virus-[Malaysia],PepLCV-[MY])的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有97.7%和94.2%同源性,说明这三种病毒的外壳蛋白可能来自同一个祖先。 从胜红蓟样本G8和G10中克隆并测定了两个DNA-A全序列,序列比较分析发现,G8和G10之间的同源性达到93.2%,认为是同一病毒的不同分离物。经NCBI检索和序列比较分析发现,G8和G10与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G2的序列最接近,同源性分别达到92%和89.2%,因此认为G8和G10是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的分离物。G8和G10的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PepLCV-[MY]的外壳蛋白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8.4%,说明它们有共同的起源。G8和G10的AC1(rep) AC2,AC3,AC4蛋白序列与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相应蛋白序列的同源性比较,显示关系密切。因此,G8和G10可能是一个重组的菜豆金色叶病毒属病毒。 用几种粉虱传双生病毒的特征引物,对G7进行了复合侵染的检测,发现存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侵染番木瓜和胜红蓟的双生病毒研究在多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现象。得到部分G7的DNA一A序列,经NCBI检索和序列比较分析发现了5种菜豆金色叶病毒属病毒的部分DNA序列,分别是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中国番茄曲叶病毒、一品红曲叶病毒、云南烟草曲叶病毒。
其他文献
电脑音乐制作专业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个音乐专业,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生源数量和质量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这部分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甚至几乎没有
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有疲劳、恶心、呕吐、脱发等.也有在化疗治疗中发生药物性静脉炎的情况.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少见的肠系膜静脉血管阻塞所引起的内脏淤血性疾病,本院自1995年~2000年共收治MVT患者3例,现将对MVT患者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