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咏贾诗产生于东汉末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李唐王朝。古代咏贾诗之所以在唐代走向繁荣发展的道路,并呈现出迥异于前代的新变特质,这与唐代特殊的社会要素密切相关,也与咏贾诗自身的发展规律紧密相联。研究唐代咏贾诗,可从两方面关注:其一是唐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会对咏贾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另一是唐代咏贾诗如何反映彼时的文化状况及士人的贬谪心理。本文以文化为视角,运用纵横比较法、文艺心理学、中国古典诗学等方法及观念,结合质化与量化、规律性和个案性研究,解读唐代的咏贾诗。论文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描述咏贾诗的研究现状,提出要解答的两个问题;第一章,梳理先唐咏贾诗的发展脉络,描述唐代咏贾诗的繁荣新变;第二章,将唐代咏贾诗分门别类,分析它们的思想内容;第三章,聚焦唐代咏贾诗中的湘楚意象,演绎唐代咏贾诗与湘楚地域的文化关联;第四章,把握唐代士人的入世与贬谪心态,挖掘唐代咏贾诗的精神内涵;结语部分,回答问题,总结全文。从文化层面解读唐代咏贾诗,可以明晰悲士不遇与怀古咏史文学传统,体会唐代士人入世与遁世的矛盾心理,区分屈原与贾谊代表的士人模式,解构“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咏贾诗的创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