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西天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及以金为主的贵金属成矿单元之一,该地区位于古亚洲构造域天山.兴安构造区西段,从本区地壳结构类型、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区域地质、物探、化探及矿产分布特征等多方面分析,该区具备形成铁、铜、金等矿产的有利条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因此受到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笔者2003-2004年参与了“新疆和静县巩乃斯林场北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2005年至今又在该区从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新疆新源县-和静县玉希莫勒盖达坂-松树沟一带铜矿预普查)工作,调查表明本区的矿产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优势矿种十分明显(主要为铁、铜),矿床成因类型多样,符合火山喷发-沉积成矿系统成矿模式。尽管目前已发现矿区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各不相同,但由于研究区工作及研究程度较低,相信随着勘查程度的深入,各矿区的找矿成果会进一步扩大,尤其近年来随着缺位找矿思路的广泛应用,笔者更加坚信研究区找矿前景巨大。因此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物探、化探及矿产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对区内典型矿床特征进行解剖,初步建立研究区成矿模型,进而阐明研究区符合火山喷发-沉积成矿系统成矿模式的观点,并对研究区下步工作方向提出意见。
研究区地处伊犁.伊赛克湖微板块(Ⅱ级构造单元)、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系(Ⅲ级构造单元)与博罗可努早古生代岛弧带(Ⅲ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区域矿产主要为铁、铜矿,这与本区阿尔泰型的地壳类型(硅铝-铁镁型)有着直接的成因联系。研究区内现有4处中到大型的铁、金-铜矿床,这些矿床成集中分布趋势,且均受石炭纪火山岩、潜火山岩控制,成矿时代主要为石炭纪,矿床距古火山机构较近,火山机构控矿作用明显。因此本文通过汲取前人的研究及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矿产及物、化探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区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按理想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出了研究区石炭纪火山喷发沉积-侵入成矿模型,旨在为下步找矿服务。通过对博斯坦北铜矿矿物垂直分带特征的研究,本文认为区内广泛发育的黄铁矿带是火山喷气-热水沉积型铜矿的浅部特征,是区域寻找隐伏铜矿间接指示标志,这一认识对指导区内矿产勘查、区域资源调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