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蓄意隐喻理论(DMT)是由GerardSteen自2010年肇始于2015年正式提出的新“隐喻”理论,该理论是在概念隐喻理论(CMT)与话语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隐喻的意识性和交际功能的重要性。基于CMT的二维性(语言、概念)及其不足,Steen建立了一个语言、思维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隐喻三维立体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区分了蓄意隐喻(DM)和非蓄意隐喻(NDM)。DMT的成立基于两项根本假设:一、DM是一种特殊隐喻类别,伴随着语言使用者注意源域视角转换;二、DM揭示出隐喻不仅体现在语言和思想上,还彰显在交流与沟通上。虽然国外有关DMT的研究已经涉及实证研究(Ng&Koller, 2013;Beger, 2016;de Vries et al., 2018),但是该理论尚未引起国内认知隐喻学、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足够重视,仍缺乏以汉语为语料的实证研究以证实并支撑其理论假设。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用汉语语料和心理实验对DMT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研究问题为:1)DM的话语参与者在会话过程中是否关注源域?2)受试在理解加工DM和NDM时是否存在认知努力差异?如果存在,是何种差异?3)致使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结果显示:1)基于DMIPS的DM和NDM统计结果验证了DM在自然语言中的存在,并且源域关注度与蓄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并由tau-b相关系数得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这可以解释DMT的假设一;2)DM和NDM的反应时—正确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隐喻蓄意性和语义一致性主效应显著且两者之间无交互效应,受试在理解加工DM和NDM时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无论语义是否一致,受试在理解加工DM时都明显快于并优于NDM;3)受试在理解加工DM与NDM时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DM的交际、语言、概念三个维度的解释;DM的交际功能显示,DM是一种话语策略,旨在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和话语目的;DM的语用功能显示,受话者从源域指称解读某个话题对获得最大语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用;DM的类比结构显示,DM从单一的源域视角进行话语语义加工,减轻了话语参与者的认知努力。以上结果也证实了DMT的假设二。
本研究是首个以汉语为语料的DM与NDM认知研究,也为日后DMT的其他更为深入的电生理实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前期基础。
研究问题为:1)DM的话语参与者在会话过程中是否关注源域?2)受试在理解加工DM和NDM时是否存在认知努力差异?如果存在,是何种差异?3)致使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结果显示:1)基于DMIPS的DM和NDM统计结果验证了DM在自然语言中的存在,并且源域关注度与蓄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并由tau-b相关系数得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这可以解释DMT的假设一;2)DM和NDM的反应时—正确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隐喻蓄意性和语义一致性主效应显著且两者之间无交互效应,受试在理解加工DM和NDM时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无论语义是否一致,受试在理解加工DM时都明显快于并优于NDM;3)受试在理解加工DM与NDM时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DM的交际、语言、概念三个维度的解释;DM的交际功能显示,DM是一种话语策略,旨在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和话语目的;DM的语用功能显示,受话者从源域指称解读某个话题对获得最大语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用;DM的类比结构显示,DM从单一的源域视角进行话语语义加工,减轻了话语参与者的认知努力。以上结果也证实了DMT的假设二。
本研究是首个以汉语为语料的DM与NDM认知研究,也为日后DMT的其他更为深入的电生理实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前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