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茉莉酸和枸杞蚜对枸杞的诱导抗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jordanfand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枸杞Lyciun barbarum Linn.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栽培的经济、生态建设树种之一,受枸杞蚜Aphis sp.危害重,经济损失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使枸杞蚜产生抗药性,也造成果实污染,影响了枸杞的品质和销量,降低了其作为中草药及保健品的价值。为探索新的防治方法,本文研究了外源茉莉酸诱导及枸杞蚜危害对枸杞次生、初生物质、酶活性及枸杞蚜和黑缘红瓢虫行为的诱导反应,探讨了枸杞的诱导抗性,主要包括:1.外源茉莉酸诱导及枸杞蚜危害使枸杞叶黄酮和单宁酸含量显著增加,其中0.1mmol/L茉莉酸处理增加最显著。处理后第5d两种物质增幅最大,黄酮和单宁酸分别增加了1.34和1.36倍。枸杞蚜危害同样使枸杞黄酮和单宁酸含量显著增加,受害1d后增幅最大,黄酮和单宁酸分别增加1.34和1.28倍。2.外源茉莉酸诱导及枸杞蚜危害均使枸杞叶蛋白质和可溶性糖降低。而且,与茉莉酸浓度及处理后时间有关。0.001mmol/L茉莉酸使枸杞蛋白质含量在第7d降幅最大,降低34.9%。0.1mmol/L茉莉酸使枸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最显著,第1d降幅最大,降低13.6%。枸杞蚜危害1d后蛋白质和可溶性糖降幅最大,降幅分别为30.8%和16.7%。3.外源茉莉酸诱导及枸杞蚜危害对枸杞叶酶活性均有影响,均使枸杞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显著增强。PPO活性在0.1mmol/L茉莉酸处理后第3d增幅最大,受枸杞蚜危害7d后活性最强。POD活性则在0.01mmol/L茉莉酸处理后第7d活性最大,受害5d后最强。4.外源茉莉酸诱导及枸杞蚜危害不仅使枸杞叶PPO和POD活性增强,而且可诱导其同工酶的改变,0.1mmol/L茉莉酸诱导使PPO产生了新的同工酶谱带。5.外源茉莉酸诱导影响了枸杞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不同浓度的茉莉酸诱导枸杞,使枸杞蚜若虫发育历期延长,其中0.01mmol/L茉莉酸诱导使其历期比对照延长1.9d。成虫产仔量显著减少,且茉莉酸浓度越高,枸杞蚜产仔量越少,0.1mmol/L浓度诱导下,枸杞蚜产仔比对照少19头。茉莉酸诱导使枸杞蚜成虫寿命较对照缩短3d左右。对枸杞蚜体重的影响从3日龄后逐渐显现,5日龄时最显著,平均体重较对照减少0.128-0.184mg。6.外源茉莉酸诱导对枸杞蚜及黑缘红瓢虫的行为影响明显,对枸杞蚜有排斥作用,对黑缘红瓢虫有吸引作用。枸杞蚜危害的枸杞苗木对枸杞蚜和黑缘红瓢虫的行为无明显影响。枸杞—枸杞蚜复合体对黑缘红瓢虫有明显的吸引作用。
其他文献
从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土壤水分有效性、影响土壤水分的林分因子综合分析等几个方面对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
[本刊讯]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 7月4日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卫生部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中医药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
期刊
“科普宣传”越来越被我们的政府所关注和重视,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图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从而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科普工作有了法律依据。积极兴办科普事
首先介绍了通过加强对公路高边坡的监测,可有效的减少或避免滑坡现象的发生,随后从截水沟和排水沟、削坡工程、锚杆工程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滑坡的处治技术,有效的保证了公路的施工
我院自2002年冬以来,采用自拟润肺上咳汤治冶疗急性支气管炎10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00例病人均按统一诊断标准经血Rt、胸透及临床检查确诊,并排除其他心肺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采用计算机系统实现锅炉及供热系统的优化控制,可以大大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本文介绍了DCS结构特点以及影响DCS的主要技术,阐述了锅炉实现DCS控制的重要意义,还阐述
初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数学思想的构建仍然是一大难点.回忆自己的中学阶段,数学教材分为《代数》、《几何》、《三角函数》,当时的学习情境历历在目,各部分内
人物小传:陶德臣,男,江苏高淳县人,生于1965年5月,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副教授,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