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经济转型与空间重置时期,职住分配制度时期的职住平衡逐渐被打破,钟摆式交通日渐拥堵,引发了职住分离、空气污染、居民幸福感下降等诸多问题,受到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南昌市近些年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功能及规模的不断发展,但同时也遭受着职住分离引起的潮汐交通、长时间通勤、空气污染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南昌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为切入点,运用数理统计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南昌市居民职住失配空间、通勤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以期探索出职住分离的内在发展机制,寻求南昌市居民、交通、土地三者间的均衡状态的关键点。研究结果:(1)南昌市职住自足性在总体上由内向外呈先衰减后回升的“外围区坍塌”特征,通勤模式主要为内部通勤,其次为内向跨区通勤和逆向跨区通勤。(2)居民通勤出行以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为主,其次是私人机动化出行。通勤距离的人群占比以长尾型形态分布,平均通勤时间与其他大城市相比较低。邻近地铁站点的住区居民的就业点沿地铁线路分布特征显著,且搭乘地铁可能性的上升会削弱公交出行的概率。远离地铁站点的住区居民就业流向呈现四周放射特征,以慢速交通出行为主,就近工作概率大,迁移能力薄弱。(3)职住平衡是在劳动者市场自由选择的前提下,确保在合理的职住空间距离内达到集聚经济与通勤时间成本的均衡。南昌市双中心空间结构明显,比单中心城市的职住平衡程度好,但部分片区设施均衡化程度待提高。土地利用混合度对职住平衡的影响为正向影响,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较为显著。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大量过剩通勤,加剧了职住分离的程度。等级差异过大的地租易引起居住隔离现象,不利于低收入群体职住平衡的健康发展。(4)就业层次较低、经济能力受限的居民往往因迁移能力较弱,在以居住点为中心的短距离范围内寻找工作,职住平衡程度相对较高。就业层次较高、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居民自由选择工作的能力相对突出,择业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及更满足自身技能为主,职住分离程度较高。(5)针对南昌市目前职住分离现状,应积极采取加强多中心混合用地建设、完善资源要素空间均衡、道路交通建管并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科学选址保障房等措施引导就职居民就近居住,提高通勤效率来缩短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