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爆震特征分析和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爆震是降低汽油机性能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甚至会破坏发动机部件。但是在爆震边缘运行时,汽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会提升,所以使汽油机工作在爆震边缘是爆震控制的目的,而有效地提取爆震特征并结合准确的爆震识别算法是爆震控制的关键。本文以高速汽油机燃烧测试数据为基础,研究爆震特征提取方法和爆震识别算法。具体工作如下:通过将燃烧室不同共振模式的频率、安装在不同位置的两种缸压力传感器信号的频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燃烧室不同位置的爆震特征频率,结果表明:燃烧室边缘位置对切向振动模式敏感,燃烧室中心对一阶径向振动模式敏感。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不同振动模式的爆震识别方法,燃烧室中心位置采集缸压结合考虑一阶径向振动模式方法,燃烧室边缘位置采集缸压结合考虑前三阶切向振动模式方法,并验证二者爆震识别的一致性。针对VDO爆震识别算法的漏判原因提出移动窗口域的爆震识别扩展算法,研究计算窗口宽度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并确定其大小,重点对比分析了两种算法在识别爆震计算始点和计算爆震因子、爆震强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移动窗口域算法的爆震因子对爆震的敏感性更高,能有效弥补VDO算法对发生在缸压峰值前的爆震事件的漏判。基于Mallat算法突出的时频分析功能和存在的频率折叠缺陷,引出单子带离散小波重构算法,并应用该算法从不同点火提前角工况的缸压信号中提取爆震特征分量。首先研究了分解出的各子带特征,结果表明样机的大部分爆震能量分布在[6.25,12.5]kHz范围,并分析不同工况时各子带的能量分布特征。最后对比了离散小波变换和滤波方法对爆震特征提取的差异,表明小波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并突出爆震特征。在利用离散小波变换提取爆震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时域和频域的爆震评价方法,分别选择时域均方根和频域积分能量作为爆震评价指标。为减小背景噪声的干扰并确定固定的爆震阈值,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并分别确定了两种方法的强烈爆震阈值和轻微爆震阈值。通过时域和频域爆震评价指标、爆震强度的对比发现:时域方法存在由于爆震能量超出爆震窗口范围导致的漏判问题,频域方法能避免此缺陷,有利于爆震识别。
其他文献
以高温菜籽粕为原料,确定了复合法与蛋白酶法提取菜籽蛋白质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两种方法制备的菜籽蛋白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性质,探讨了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有限水解高温菜籽蛋白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复合法(淀粉酶降解淀粉与碱溶法相结合)提取高温菜籽蛋白质的工艺条件为:淀粉酶作用条件为加酶量2.5%,料液比1:20,pH7.0,50℃反应3h;碱溶法作用条件为料液比1:12,pH10.0,55℃碱溶2h,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能源、化工、冶金等领域,存在许多高温废弃散料,其温度可高达400℃以上,富含丰富的余热资源。高温下辐射换热为主要传热方式之一,在余热回收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介质的辐射特性参数是描述辐射热交换的重要参量,因此研究高温废弃散料的辐射特性对提高余热回收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Mie理论对不同温度(400℃1000℃)、不同粒径(0.1mm20mm)的氧化铝颗粒的辐射特性参数进行求解,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