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川西北红原县牧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影响红原县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的17个指标进行筛选确立、评分、采样和空间结构分析,并对确立的各指标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绘制。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人工草地建植的各变量因子归纳为4大主因子,并计算出各变量因子以及主因子的权重系数。通过隶属度分析,将各变量因子划分为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函数两种,推算出各隶属函数模型和概念评分标准。同时,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平台,建立红原县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评估系统,对影响红原县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各因子指标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并探讨了红原县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分布及评估的可能性。主要结果如下:1.初步确立了红原县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评价体系本试验参考现有草地评价体系和农田评价体系,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在特定的区域气候条件下,对于影响当地以及类似地区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的各主要指标进行综合选取,确立了一套适合该区域以及类似生态功能地区的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2.初步确立了红原县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评价体系指标权重本试验利用因子分析法,客观的分析参与评价的变量因子,计算其权重系数,并按照因子分析结果,将所有变量因子共归纳4类主因子,即立地条件(F1)、土壤条件(F2)、气候条件(F3)以及土地条件(F4),该评价体系与比较成熟的农田地力评价体系相一致。从各主因子属性权重系数来看,土壤条件(0.282)>立地条件(0.259)>土地条件(0.239)>气候条件(0.220),说明土壤条件在红原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建植中具有重要作用。3.初步确立了红原县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评价体系指标最优采样密度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后,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钾、土壤全磷以及土壤pH等6种变量因子数据收集需要进行实地采样。通过对以上变量因子基础数据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半变异性分析等,表明其空间分布结构均为各向同性,并计算出以上因子的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64.27%、5.67%、33.93%、37.10%、31.17%和29.43%,范围均小于75%,表明以上变量因子在红原县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同时,计算出以上变量因子在红原县范围内的最优采样密度,分别为 3.23Km2、3.44 Km2、4.51 Km2、3.81 Km2、3.75 Km2 和 3.92 Km2。利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绘制出以上变量因子在红原县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图。由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红原县北部地区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全钾值和pH 值较高,为别高于 50cm、190g/kg、3.78g/kg、1.15g/kg、20.43g/kg 和 6.29。通过对以上变量因子在红原县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现状进行探讨,为当地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以及当地人工草地建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较为科学的判断依据。4.红原县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评价系统初步建立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因子分析结果中各变量因子权重系数和隶属函数所计算出的各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函数模型,利用综合评价方法,采用.NET体系框架,基于SOA平台,采用装配的形式搭建系统功能模块,对实现面向政府和当地牧户的红原县人工草地建植适宜性评价功能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