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 EP)是一种由内膜腺体和间质发生局灶性增生形成的病变。此病是妇科常见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段,高峰年龄为40-49岁。EP的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多、子宫不规则出血和绝经后出血等,但约41%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仅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超声检查是EP的重要辅助检查,官腔镜检查及手术是诊断和治疗EP的金标准。近年来随着超声和官腔镜技术的发展,该病检出率呈现增高趋势,其在总体人群中发病率可达25%,约10%的30岁以上无症状妇女存在有EP。诚然,子宫内膜息肉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有时可发生癌变,尤其是绝经后患者,其恶变率高达10%。随着老年妇女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度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越来越多,有关其预防及诊治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然而,EP的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哪些是绝经后EP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其恶变的相关因素研究甚少。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和恶变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因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可疑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妇女,根据病理诊断分为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组(对照组)、绝经后良性子宫内膜息肉组(EP良性组)和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癌变组(EP恶性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影像学检查,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宫腔操作史,宫颈息肉、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激素相关性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激素补充治疗以及合并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以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对照组共92例,平均年龄54.86±6.25岁,绝经年龄48.36±5.17岁,绝经年限8.31+3.49年;EP良性组共149例,平均年龄53.47+7.08岁,绝经年龄49.10+7.26岁,绝经年限6.59+4.49年;EP恶性组共17例,平均年龄53.94+8.65岁,绝经年龄47.53+5.93岁,绝经年限7.37+3.52年。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间患者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对照组患者平均BMI21.06+5.29,肥胖者占22.83%;EP良性组患者平均BMI23.36+4.72,肥胖者占31.54%;EP恶性组患者平均BMI24.68+5.62,肥胖者占47.05%。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BMI和肥胖占比有显著性差异,BMI和肥胖占比由低到高分别为对照组、EP良性组、EP恶性组(P均<0.05)。3、临床表现中,对照组中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和下腹痛患者分别占46.74%、31.52%、11.96%和9.78%;EP良性组分别占47.65%、30.20%、13.42%和8.73%;EP恶性组分别占23.54%、58.82%、11.76%和5.88%。经统计学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比例EP恶性组明显高于EP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EP良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经单因素统计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与患者宫颈息肉、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性激素相关性妇科疾病、激素补充治疗史、高血压病、肥胖显著相关(P均<0.05)。将上述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与患者宫颈息肉、慢性子宫内膜炎、激素补充治疗、肥胖显著相关(P均<0.05),OR值分别为2.73、1.87、3.69、2.59。5、经单因素统计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与激素补充治疗、绝经后子宫出血、高血压病以及肥胖显著相关(P均<0.05),将上述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与绝经后子宫出血、肥胖显著相关(P均<0.05),其OR值分别为2.19、3.06。结论宫颈息肉、慢性子宫内膜炎、激素补充治疗以及肥胖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对危险因素。绝经后子宫出血和肥胖是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相对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