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一炮而响,从此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作为春节的特定节目形式被固定下来。然而近年来,尽管每年春晚的举办者都在不断努力,春晚整体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观众对春晚的评价却从开始的盛赞走向褒贬不一,收视率也开始逐渐下降。面对种种挑战,春晚创作者应更多的从自身找问题,寻找能够适应外在变化的生存之道。本文从春节联欢晚会的本体出发,分析央视春晚的构成元素和构成形式,并归纳总结出春晚场景的模式化特征。“场景”是故事叙事上的概念,将春节联欢晚会视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文本,节目是该文本中的一个场景。央视春晚的场景模式既是场景构建的模式,也是场景组合的模式。其中,场景的构建是对春节联欢晚会单个场景的内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节目的故事叙事构建,二是节目的舞台空间构建。场景组合则是对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编排方式的分析。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台综合性的电视晚会,它是由多种艺术门类融合生成的,具有独立的审美内涵。每种类型的节目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以及特定的艺术规律,其节奏、表演形式、观看效果等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正是基于这种不同类型节目之间的差异性,春晚创作者才有可能运用艺术手段将多种不同艺术题材的节目进行编排组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优势的合集,这便是春晚场景的差异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