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f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为研究对象,对“快速消弧线圈加快速选线跳闸”接地运行方式所涉及的有关理论及其实现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可调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系统,对这种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结构、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基于小扰动原理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从理论分析、仿真试验和实际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首先从理论上推出了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消弧线圈参数间的基本关系式,给出了对于消弧线圈设计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结论说明:晶闸管控制的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消弧线圈的调节范围、谐波分量取决于耦合系数K,而与其它电气参数无直接的关系。针对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系统,着重讨论了消弧线圈伏安特性、响应速度及残流等问题。从理论上论证了线性良好的伏安特性是减小残流、保证有效灭弧的必要条件。讨论了影响整个消弧系统的响应速度的几个条件。提出除利用零序电压升高作为单相接地故障启动判据外,还将利用新型接地选线保护作为接地故障判据的验证手段。本文利用新型消弧线圈能够快速调节消弧线圈电感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可调消弧线圈的在线检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新方法;讨论了纯电缆线路或以电缆为主的配电网应用消弧线圈的可能性和优越性。 详细地介绍了消弧线圈控制系统中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了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主控制系统和PIC芯片为核心的单片机从控制系统构成消弧线圈控制系统。重点讨论数据采集的同步性、跟踪配电网频率变化的锁相技术和以PIC为核心的单片机全数字式晶闸管触发电路实现方案等问题。介绍了主、从控制系统间的CAN总线通信方式,消弧系统与其它自动化设备(主站)之间数据传递。 现有的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均不完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扰动原理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经理论分析、仿真试验和实际运行,证实这种接地选线保护动作速度快,灵敏度和可靠性高,是实现配电网“快速消弧线圈加快速选线跳闸”接地运行方式的重要条件。
其他文献
学位
现代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负荷增长迅速,因而电压稳定问题越为突出。二十多年来电力工作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电压稳定的研究成果主要
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太阳能和风能都受到气象环境的制约,但是二者在时间上、季节上有着很好的互补性。因此,采用互补发电方式可有效弥补风能或太阳能独立发电系统各自的缺陷。本文在设计、搭建小型风光互补发电实验教学系统并且能够投入实际运行后,采用“组态王”组态软件完成系统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实现与下位机通信,建立了风/光/蓄为一体的集中监控系统,对现场设备运行
随着能源危机的到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风能是目前最有开发前景和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可再生能源。跟一般能源相比,风能具有施工周期短、不需要耗费
随着我国逐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加大了我国的对外经济交流,让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与合作更加紧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为中职院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学位
我国石窟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本问把大足石刻与云冈、龙门等重要石窟作开凿时代、供养人、艺术风格几方面的简要梳理比较,以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其模型及参数是否准确关系到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可信度,进而影响到以此为依据的实际工程应用。传统的励磁系统离线建模及参数测试方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而随着相量测量单元(PMU)和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发展,实时获取电力系统的同步相量数据已十分便捷,这为电力系统元件的在线建模及参数辨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和数据来源。本文利用
直驱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技术,它具有无齿轮箱、机械磨损小、整机效率高,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风力发电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永磁式直驱型风力发
现如今,我们依赖于连续的、不间断的电力供应,其中变压器作为电力传输和配电网络的一部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有许多复杂的以及不可避免的因素会对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由于太阳的循环过程干扰了地球的磁场从而产生了地磁感应电流;地磁感应电流本质上类似于变化非常缓慢的、大部分频谱含量小于O.01Hz的直流电流,地磁感应电流的大小与感应电压的大小以及线路、变压器以及地表阻抗的大小有关。当这个类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