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又称魏氏梭菌,存在于很多健康动物的肠道中,当饲养和环境条件改变时,可引起畜禽的的产气荚膜梭菌病,一旦发病,会导致畜禽迅速死亡,病程极短,往往在未得到有效治疗前便死亡。近年来产气荚膜梭菌病已经致使养殖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其中A型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家兔腹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该菌在肠道内繁殖产生α毒素导致家兔发病。此类病的发病急、死亡率高、发病后用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发生,研制高效、安全的类毒素疫苗和评价其效力刻不容缓。ELISA方法,具有特异、敏感、迅速、可以大批量检测抗体的优势,可用于检测和诊断产气荚膜梭菌病,也可应用于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及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标准菌种(NCTC528)进行复苏、增菌、产毒,得到以α毒素为主的外毒素溶液。将制备的外毒素通过甲醛灭活,与白油佐剂混合乳化后,成功制备了A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另一方面;将外毒素经过过滤除菌,饱和硫酸铵沉淀等方法对外毒素蛋白进行提取。以毒素蛋白作为间接ELISA的包被抗原,摸索优化反应条件,最终建立了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免疫过疫苗的家兔进行抗体水平的连续监测,以此来确定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和合理的免疫程序。疫苗临床保护效果的评价试验:将疫苗分为4个不同的剂量,分别对28日龄和45日龄的家兔各400只首免,28日龄家兔长至45日龄时对家兔进行二免;通过攻毒保护实验和对血清抗体效价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当家兔血清抗体效价达到6.83×100log2左右时,疫苗对家兔保护效果较好;最终确定了疫苗最小免疫剂量为0.5ml,二免后保护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