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邓玉娇案”开始,一直到近年“昆山反杀案”的发生,正当防卫案件已经成为了我国司法界和社会大众所聚焦的问题。在对正当防卫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唯结果论”始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对防卫限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管在学术界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具有很大的难题。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中国知网、司法案卷等途径对“正当防卫”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判决结果都产生了有罪判决,最多也不过是被认定为防卫过当,能够被认定为正当防卫的案例十分罕见。“昆山反杀案”引发了全国的广泛讨论,在司法界中,还掀起了就正当防卫争议的讨论。正当防卫是我国通过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我国法律中对于人权的重要体现,能够保障我国公民勇敢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刑法中具备着十分关键的价值。2018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包括陈某正当防卫案、朱凤山故意伤害(防卫过当)案、于海明正当防卫案、侯雨秋正当防卫案共四个案例,涉及防卫措施必要限度、行凶、防卫过当、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在司法实务中如何认定和理解。案例的出台,为司法工作人员正确认定正当防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思路,但是个案的具体情况不可能与案例完全一致。在我国,指导性案例是不能直接作为定案依据的,在还未以法律或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何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情况下,“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理解将会体现出更多地个人主观色彩。因此,本文作者认为正当防卫限度仍有探讨的空间和价值。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行为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明显未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本文以人身权的防卫限度为重点进行探析,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为正当防卫典型案件及其争议焦点,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为案情简介,以邓玉娇案和昆山反杀案作为切入点简介案例;第二小节为各方观点与争议焦点,对于上述两个案例展开分析。第二章节为正当防卫限度的内涵,分为三小节,第一小节为有关正当防卫限度内涵的立法演变;第二小节为正当防卫的行为限度与结果限度,包括正当防卫的行为限度、正当防卫的结果限度、正当防卫的行为限度与结果限度之间的关系三个部分;第三小节为防卫过当的构成条件,包括行为的不适当、损害的严重性、“行为的不适当”与“损害的严重性”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节为正当防卫限度司法认定的困境及原因,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为正当防卫限度司法认定的困境,包括防卫限度标准解释的不确定性、过度注重防卫后果这两个部分;第二小节为正当防卫限度难以把握的原因,包括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认定标准过于模糊、对"防卫处境"的判断过于客观、侵害行为与防卫行为损害的法益不同、“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难统一、取证的局限性影响防卫限度的判断这五个部分。第四章节为域外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相关学说,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为大陆法系国家,包括德国和日本;第二小节为英美法系,从人身和财产两个层面进行防卫限度条件的分析;第三小节为对我国正当防卫限度判断的启示,简述上述国家对于我国的启示之处。第五章节为对我国正当防卫限度认定的建议,分为四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防卫权限的刑法规定做扩张解释;第二小节是明确防卫权限的认定标准,包括防卫权限的判断基准、防卫权限的认定要件这两个部分;第三小节为明确防卫权限的认定原则;第四小节为改变认定防卫限度“唯结果论”的事后判断路径。第六章节为结语,点明主旨,升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