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优秀的少数民族帝王,他推行全面汉化政策,使北魏王朝完成了由野蛮到文明的蜕化,赢得了后世的认可。孝文帝在文学上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北魏文学的崛起,正是得益于他的大力提倡、鼓吹和亲自创作,可以说,孝文帝在文学史上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孝文帝主导的文学相关事件和现存孝文帝诏书、文章、诗歌等作品为对象,结合北魏前期的历史政治环境,综合研究孝文帝的文学成就,以期客观地呈现出孝文帝在文学史上的真实地位和贡献。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理由和研究现状及趋势作了一个研究综述,意在说明论文选题的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孝文帝亲政前北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状况,以及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为北魏政权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具体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第二章对孝文帝思想渊源进行考察,特别是其祖母文明冯太后对他的影响。重点讨论孝文帝汉化思想的渊源。第三章对孝文帝文学活动进行分析。本章分为五节,分别从孝文帝对文士的重用、孝文帝主导的文学活动、孝文帝自作文、孝文帝文学鉴赏活动以及南朝借书等方面加以探讨。孝文帝的这些活动,为促进鲜卑贵族的文士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章是对孝文帝的诏书进行分类讨论、定性分析,展开细致的研究,共分三节。第一节对孝文帝诏书的具体研究范围做了界定,说明研究对象为孝文帝太和十年之后所作诏书。第二节将所研究的202篇诏书分为八类,分别加以概述。第三节重点研究诏书的文学性,同时也通过对比指出孝文帝自拟诏书的独特性。第五章是对孝文帝现存的《吊殷比干文》《悬瓠方丈竹堂飨侍臣联句》《祭嵩高山文》等诗文作品进行研究。这些兼政治功用性和文学审美性于一体的文章,显示出孝文帝高超的文字驾驭功力。小结部分是在全文对孝文帝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其在文坛的独特性,并且通过后世在文学上对孝文帝的认可来肯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另外,附录一和附录二是对孝文帝诏书中引书、引典统计归纳的表格,以便更直观地展现出孝文帝深厚的儒学、文学修养;附录三则是针对《全后魏文》和《北魏佚书考》所辑录的《卢昶使江南诏》的创作时间存在差异的考证;附录四是孝文帝太和十年后诏书篇目的列举。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对孝文帝的研究由其政治性意义的挖掘转向文学成就的探索。结合孝文帝所处时代的独特性、孝文帝作为帝王的独特性、孝文帝作为文学家的独特性来研究探讨孝文帝作品(诏书、诗文)的独特性,得出孝文帝文学成就是社会历史的客观环境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产物的观点。其中,后者是孝文帝超越时代和群侪的关键。因此,对孝文帝创作上的情感性格、思想特点的研究也是本文研究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