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高分子的改性及其在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lp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对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十分重视,开发出许多种处理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吸附剂除具有来源丰富、无毒、可生化降解、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外,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多样性和分子内活性基团的可选择性较大,故易于采用不同的改性工艺制备结构多样、适用不同范围的高分子吸附剂。本论文采用膨润土、秸秆纤维素、丙烯酸为原料制备了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并用于铅、铜等模拟废水的处理,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介绍了膨润土的改性方法、膨润土及其改性产物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和纤维素的改性方法、纤维素及其改性产物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同时总结了目前膨润土、纤维素改性中存在的问题。第二,以硫酸酸化钙基膨润土、丙烯酸为原料,制备了聚丙烯酸/硫酸酸化膨润土复合物(PAA/HB),并以对Pb2+的去除效果为依据,确定了聚丙烯酸/硫酸酸化膨润土最佳制备条件;通过FT-IR、TG/DTA、XRD、SEM对其结构和表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第三,考察聚丙烯酸/硫酸酸化膨润土复合物(PAA/HB)对金属离子(Pb2+、Cu2+)的吸附去除性能及对矿山废水的COD去除率:1)利用聚丙烯酸/硫酸酸化膨润土复合物对含Pb2+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处理,在最佳条件下,即:[Pb2+]起始为500 mg/L、吸附剂量为1 g/L、pH为5.0、20 oC下震荡60 min,对Pb2+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9%,残余浓度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吸附动力学特性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2)利用聚丙烯酸/硫酸酸化膨润土复合物对含Cu2+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处理,去除率最高可达97.8%,其最佳处理条件是:[Cu2+]起始为200 mg/L、吸附剂量为1 g/L、pH为6.0、20 oC下震荡60 min;吸附动力学特性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3)利用聚丙烯酸/硫酸酸化膨润土复合物对实际矿山废水中的COD去除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酸碱联用混凝沉淀过的澄清矿山废水溶液100 mL,在20 oC下,吸附剂量为0.025 g,pH为5.0左右,震荡速度为100 r/min,振荡2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COD去除率最高达78.9%。第四,以经碱化、漂白、羧甲基化后的小麦秸秆纤维素与丙烯酸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小麦秸秆纤维素复合物吸附剂(PAA/WSC),通过FT-IR、TG/DTA、SEM对其结构和表观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含Pb2+模拟废水的吸附处理,在最佳条件下,即:[Pb2+]起始为600 mg/L、吸附剂量为1 g/L、pH为5.0、20 oC下震荡60 min,对Pb2+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8%,残余浓度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吸附动力学特性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较好的符合Langmuir等温式。
其他文献
<正>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长趋势,而心电图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是,常规心电图设备具有体积笨重、价格昂贵和不便于携带的局限性,患者不可能长期待在医
<正>在小学阶段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适应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的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对学生实施全面的体育思想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根据
本论文通过分析木门异形表面特征,探讨了异形表面不同砂光方式的优缺点,选择条状刷式砂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条状刷式砂光方式对不同木材表面进行砂光试验,研究我国木门常用木
<正> 物业管理行业风险基本情况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物业管理模式已成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种主流模式。以天津市为例,据不完全统
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产业支柱之一,其经营绩效对旅游业的效益提升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学术研究中,旅游行业经营绩
在沙汀研究的历史领域中,对沙汀小说的语言特点、情节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评的文章、专著并不鲜见,而在文体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借鉴的基础上,从戏剧性这一角度入手,来
<正>英语的26个字母无论从其形状、发音还是隐含的信息,都有明显的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它们是不是起源于某些情景呢?英文字母是不是一种象形文字?笔者研究认为:英文26
《平凡的世界》越往后叙述中的议论取向越加明显,作品中的“问题”和“意义”也更加密集,这给作品带来了叙述态度和文本结构、质地上的双重紧张,也使读者感到艰涩不安。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