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R的渐变多模光纤微位移传感机理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i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与光纤技术结合,可以实现传感功能,并可对多种环境参数进行测量。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PR传感技术的渐变多模光纤微位移传感结构并进行了优化研究。  基于SPR传感技术的渐变多模光纤微位移传感结构,原理是利用光源单模尾纤向渐变多模光纤中注光位置偏移产生的微位移改变了纤芯内部光的传输轨迹,进而改变产生SPR现象的SPR入射角,从而改变输出光场,实现了微位移传感。主要研究如下:在Rsoft软件中进行了渐变多模光纤的传输光场仿真,仿真结果中光以正余弦形式传输,传输光场对注光位置的微位移变化十分灵敏,与理论一致;为了易于产生SPR现象,提出利用传感区腐蚀的渐变多模光纤微位移传感结构,并在Rsoft软件中进行了传输光场仿真,与腐蚀前渐变多模光纤的传输光场仿真结果对比,当注光位置偏移较小时,传感区腐蚀的渐变多模光纤更易于产生SPR现象;并进行了传感区腐蚀前与腐蚀后的渐变多模光纤传输光场的对比实验,观察了在注光位置产生微位移时渐变多模光纤的侧面倏逝场强与端面光场,实验结果证实了腐蚀传感区的光纤易于产生SPR现象,有利于传感结构设计。  利用传感区腐蚀的渐变多模光纤,设计了一种基于SPR传感技术的微位移传感结构,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光源单模尾纤向渐变多模光纤注光位置产生微位移,SPR传感谱线的共振谷能够有规律的变化,实现了对微位移的传感。该传感结构的传感量程为16μm、线性度2%、灵敏度3.75nm/μm。  研究了数值孔径对传感结构性能的影响。当液体环境折射率固定为1.33时,分别在数值孔径为0.14和0.3的条件下进行了传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数值孔径较大时,灵敏度、线性度以及量程等传感参数值较高,传感性能较好。研究了环境液体折射率对传感结构性能的影响。分别在液体环境折射率为1.34、1.35、1.36及1.37的条件下进行了传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液体折射率对传感性能影响较小。考虑到传感区液体环境导致传感结构稳定性差,实用性不足的缺点,提出一种纤芯金膜包附的特种光纤微位移传感结构,采用固体环境代替传感区所需的液体环境,使得传感结构易于集成和封装,有效提高了实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光纤传感网在重大灾害预警、工程结构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鲁棒性逐渐成为评价光纤传感网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论文在光纤传感网鲁棒性评估模型基础上,搭建光纤传
对软钢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进行了综述,包括国内外软钢阻尼器研究与应用状况,软钢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及标准化发展,并提出了软钢阻尼器耗能减震技术有待
混沌是指确定的、宏观的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不可预测的随机现象,现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科学。混沌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渗透,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混沌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修建的部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交通荷载的重复作用和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下,逐步出现开裂、松散和沉陷等损坏现象,承载能力逐渐下降,路面相继进入了维
期刊
传统的旋转式粘度计的测量方式有许多弱点,比如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因此主要采用黑白液晶屏,显示效果不佳,其操作采用不便捷的按键式,转速控制简单,可调的转速档位较少等。为了克服传统粘度计的这些弱点,本文对ARM处理器,Linux,Qte进行研究,设计完成了一套以ARM处理器为硬件平台,嵌入式Linux和Qte为软件平台的粘度计控制系统。本粘度计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创新点如下:设计了粘度计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
钽铌酸钾(KTN)晶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光折变晶体,具有显著的电光效应和光折变效应,被广泛应用在光束偏转、光束聚焦等新型光学器件研究领域。本文基于数字全息干涉技术可视化Mn:
本工作采用辉光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本征金刚石薄膜合成的基础上以p型硅为衬底,制备了掺硫n型金刚石薄膜;利用Langmuir单探针方法和光学发射谱技术对掺硫金刚石薄膜的生长环境进行了原位诊断;对所合成的薄膜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Raman散射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晶体结构研究和薄膜成分分析;利用Hall效应判断薄膜样品的半导体类型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气污染越来严重的危害到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我国,空气污染尤为严重。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由于其可有效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日益收到科研工作者的
煤炭作为我国的支柱型能源之一,国家对煤矿的其安全问题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指出配备相应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