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及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企业收益模式:案例研究及比较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ai8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商务自90年代末开始飞速发展。进入2000年初期,因为IT泡沫破碎而多少有些停滞不前的电子商务,在网络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情况下发展得比以前更快。在这种社会潮流中,投资者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核心不是电子的概念,而是商务的概念。这意味着以电子商务为前提的企业,在没有保障收益性的情况下是无法推动企业长期发展的。从这一层面来看,本文将焦点放在了电子商务企业的收益模式是如何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方面。  本研究的构成如下:  第一,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对收益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目的;第二,通过对研究方法的说明,阐述了电子商务收益模式的概念、研究现状、分类方式和构成要素等。特别是本研究作为中国和韩国电子商务的比较研究,收集和分析了中国及韩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相关资料;第三,导出结论和结论带来的启示。  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第一,成功的收益模式应该提供特别的价值。在限定范围的社区内提供新的内容和价值不是单纯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为此收益模式的出发点应该定位为顾客的角度;第二,成功的收益模式应该不容易被模仿。企业应该通过知识产权等屏障保护自公司的收益模式,取得扩张性很大的技术领域的专利等对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可以起到很大的影响;第三,成功的收益模式一定要具备一贯性和发展可能性。对未来市场价值的洞察力比其他企业先行一步的企业具备可以让自公司发展的机会,为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快速开展和持续发展,企业需要优化自身规模。  本研究提出下列启示点。  收益模式的竞争时代开始了,就如同新产品要在传统市场中开拓新的市场一样,新的收益模式在网络市场上是新的价值创造源泉。对于网络企业来说,持续推出新的收益模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收益模式的关键词是先占和独一无二。这是因为在网络市场中,先占优势的成果要比传统市场巨大;独一无二则是决定品牌力、专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重大要素。  现有的线下企业应该通过创造新的收益模式摆脱陈腐的经营模式,因为网络企业可以一次性打破传统的价值链。  企业应该谋求组织的变化以引进创造性的人力资源。因为和传统的经营资源4M(Man,Machine,Material,andMethod)不同,在网络企业里,说创造性的人力资源和经营资源几乎是企业的全部也言不为过。  最后,企业应随时应对专利纠纷。受益模式的专利在网络企业中犹如足筋腱,为了在相应行业保卫和扩张企业的领域,必须进行先行调查和研究,执行攻击性的专利战略。
其他文献
市场进入博弈是产业经济学中常见的基本模型,连锁店博弈就是由这一博弈重复多次而形成,在求博弈均衡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博弈推理结果与可信的人类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有悖于人们的实践经验,所以称之为连锁店悖论。 按照博弈理论的解释,没有哪个或哪几个厂商能够阻止所有其他厂商的进入从而可以垄断市场。如果相信了这种解释,那我们就不必害怕垄断会扰乱经济运行机制,损害效率和降低消费者的福利。但在现实情况中,垄断是确
股利政策是财务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一直以来都是财务学界,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企业是否应该发放股利,股利发放多少为宜,现实中是哪些因素在影响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