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行业碳生产率的动态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国际间的竞争将是碳生产率的竞争,节能减排成为重要生产力,将提高能效和碳生产率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对推动我国经济低碳化渐进转型和实现相对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大产业各细分行业2002-2012年的完全碳排放量及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然后通过脱钩分析和收敛性检验,从动态上探讨各行业经济发展和能耗排放间的关系;最后利用因素分解法分析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构建STIRPAT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量化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总体及各行业碳排放量在2002-2012年间呈上升趋势,工业仍是未来的减排主力。碳生产率总体水平不断提高,随经济形势、政府调控的变化而波动,第三产业各行业总体来说拥有更高的碳生产率水平;(2)行业脱钩指数基本呈现出弱脱钩—增长连结交替出现的发展特征,第三产业各行业脱钩水平总体优于其他行业。未来我国各行业仍将保持一段时间的弱脱钩发展态势,即碳生产率将保持持续增长;(3)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行业整体和低效率行业间存在绝对收敛,高效率行业间则不存在。但从整体发展趋势上看,行业碳生产率水平表现为趋同,碳生产率指数最终将成为一个标准化的指标;(4)碳生产率影响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效率、能源系统效率因素对碳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正向作用,能源结构因素的贡献效应则存在一定波动,总体上产生负面抑制影响;(5)STIRPAT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就业人数增长、人均财富增加、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演进与碳生产率提高正相关,而现行的能源结构则产生负面影响。产业结构因素对碳生产率的作用最大,其次是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因素。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优化产业结构、改进技术工艺和调整能源组合是提高碳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学位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和人口膨胀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资源紧缺、物种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逐渐阻碍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这
贷款损失准备是针对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而计提的准备金。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银行界普遍采用的是国际会计准则IAS39规定的已发生损失制度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仅有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