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的告别与精神的回归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福建的施雨有着江南女性特有的温婉、柔润和灵秀,但在当代海外华人文学的风云榜中更是一位铁娘子。在文化边界的行走形成了她创作中丰富多彩的边界对垒和爱与乡愁,施雨的诗、散文与小说,都是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文学作品,因为施雨在其中灌注的爱的主题能让读者产生共通的情感体验。这种得到读者广泛认同的爱,同时也是独特的,是施雨个人经历、眼光和情感的外显,是一种既不同于中国国内作家也不同于海外其他华人作家的心灵世界。此篇论文即以施雨文学作品为研究内容,以她的诗歌为切入点,细致分析其诗歌创作中所体现的言说的告别和精神的回归之主导思想,在此基础上以进一步探讨挖掘施雨文学的宝库。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部分为第四、五部分的诗歌研究、散文与小说研究两个部分。诗歌研究通过都市、乡愁和情爱这三个专题来追踪施雨诗的内涵、外延和灵魂。散文与小说的研究则从游走、离散和融合这三种情感生活来浏览施雨散文和小说中爱的穿越。
其他文献
朱鹤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遗民学者和诗人,一生勤于著述。其诗文集《愚庵小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四库全书》著录的鲜有的清初遗民诗文集之一当今学者对朱鹤龄和《愚庵小
医疗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是新三医联动模式的重要内容。笔者依据卖方花钱办事理论分析了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激励机制、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适配的医疗服务体制机制及医疗服务体制
<正>目次一引言二中国和东南亚的发现与分布三黑格尔Ⅰ型铜鼓的三亚型及分式四黑格尔Ⅰ型铜鼓的年代与来源五铅同位素检测一引言1902年,奥地利皇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与民
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使环境成本与日俱增,面对如此窘境,如何有效地控制环境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致力于改进和完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肝细胞癌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健
公鼐是明万历年间著名诗人,与于慎行、冯琦并称万历前期“山左三家”,在晚明诗坛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学界对公鼐研究较少,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公鼐为研究对
随着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逐渐得到稳固发展,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促进高等院校师生的身心健康,高等教育体育课程应不断的
登州作为我国古代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初设于唐武德初年,明洪武九年(1376年)升为府,上世纪初撤销建制。登州府城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北通过庙岛群岛与辽东半
侯官郭氏家族,是闽都望族。其文史治家传统及家庭成员的文学成就,在家族文学、文化教育和清末民初闽都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郭阶三为清嘉庆二十
李长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批评家,他的文学批评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和魅力。李长之融会中西文化理论进而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建构了灵妙与思辨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