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参碱(Matrine)是中药苦参、山豆根、苦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1]。特别是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临床结果显示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3]。但临床常用的苦参碱制剂在体内吸收分布广泛,半衰期短,到达肝脏的药物浓度低,有一定副作用的缺点。制备苦参碱的肝脏靶向制剂,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浓度,增强疗效,是目前苦参碱临床应用研究中的热点课题。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4],具有缓释作用、降低药物毒性、保护药物免受酶的降解等优点,未经修饰的脂质体进入人体内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而在肝、脾、肺、骨髓等组织器官中蓄积,有一定的系统靶向性,但器官靶向性差。为进一步提高肝靶向性,本实验根据肝实质细胞膜上存在能够专一性识别含有半乳糖基或乳糖基化合物的去唾液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ASGP-R) [ 5,6 ],合成了乳糖酰磷脂酰乙醇胺( Lactosylphospha- tidylethanolamine,Lac-PE)修饰苦参碱脂质体,期望通过Lac-PE与ASGP-R特异性结合使载药脂质体具有主动肝靶向效果,为靶向治疗肝脏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本文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苦参碱脂质体,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制备苦参碱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药脂比1:10,磷脂-胆固醇比例4:1,外水相pH值为6.8,孵育温度为60℃。以最佳处方制备的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48.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脂质体制剂中苦参碱的含量和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及小鼠组织匀浆中的苦参碱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满足分析的要求。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呈完整的小单室结构,粒径范围为80~150 nm左右。将脂质体分别在4℃和25℃下密闭放置1个月,以包封率、过氧化值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显示,脂质体于4℃贮存时,以上指标无显著变化,脂质体比较稳定。脂质体的体外释药实验表明苦参碱经脂质体包裹后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本文研究了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苦参碱脂质体和苦参碱溶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与苦参碱溶液相比,普通苦参碱脂质体及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的体内循环时间明显延长,且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的肝脏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相对于苦参碱脂质体和苦参碱溶液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LML组中的肝脏相对于其它脏器的靶向效率(Targeting efficiency,Te )值均大于1,是脾脏的2.7倍,是肺脏的3倍,是肾脏的6.6倍,是心脏的8.5倍,具有显著性差异,提高了药物靶向性的效果。本文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了体外细胞学研究,通过MTT法检测LML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体外抑制作用,以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作对照,对比了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苦参碱脂质体,游离苦参碱药物体外对两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苦参碱浓度的升高,抑制率亦随之升高,在0.5 mg/ml时,LML杀伤肝癌细胞的能力明显强于ML和M-sol,而对非靶细胞Skov3卵巢癌细胞三者接近。表明LML对肝癌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表明:乳糖脂苦参碱脂质体中苦参碱含量最高,与杀伤作用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