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表征系统间的校准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dong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加工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成人具有两个数字表征系统:精确表征数字词的言语系统和类似心理数字线的模糊表征系统。大量的研究者对精确的数字表征系统和模糊表征系统这两个领域都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对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我们还知之甚少。Dehaene教授的团队2008年开始对这两个表征系统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他们发现两个系统间是有交互影响的,精确的数字表征系统能对模糊表征系统进行校准。但是许多相关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如增加多少信息量能促使校准的发生,精确数字表征体系的校准在心理数字线上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对心理数字线的局部起校准作用,还是能对心理数字线的全部都起到校准作用?以及这种校准是沿着心理数字线的方向起作用?还是也能在逆心理数字线方向起校准作用?因此我们设计四个实验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发现:(1)在数量范围为1—100条件下,对被试提供数量范围的信息对数量估计校准的影响不显著。(2)在数量估计实验中,提供诱导信息对校准影响显著。高估诱导条件下的校准显著高于低诱导条件。(3)在模糊数字加工系统中,对心理数字线的校准能沿着心理数字线的正向和逆向同时起作用,是一种整体效应。(4)高估诱导条件下,加大诱导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距离对校准影响显著,距离加大的条件下被试的数量估计准确程度发生明显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培养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逐步引入实施成本分担制度,并于2014年开始取消研究生教育阶段公费,实行全面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与收费制度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