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WMP协议的无线Mesh网络负载均衡策略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状网(WMN:Wireless Mesh Network)是基于无线自组网发展而来的一种相对静态的无线网状网络。无线网状网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有线或无线的网络技术,它的技术关键是通过邻近节点的多跳中继后接入网络,并且具有自组织、自愈性等特点。它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网络的高速度、高吞吐量的追求,并且它的低成本和易安装等特性,也让它更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场景中。无线网状网是一项新生的技术,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的重点就是从解决网络负载均衡入手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速度。文章首先介绍了无线网状网的特点、网状网的结构、网状网与无线局域网和无线自组网的区别、网状网的关键技术、路由协议和无线网络的应用。这其中重点介绍了无线网状网的路由协议,因为路由协议对网络性能的优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路由协议的描述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分别展开,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先应式路由协议、按需路由协议和混合路由协议。文章其次是介绍了网络负载均衡的策略研究。这其中先是简单介绍了无线网状网负载不均产生的原因,然后是重点介绍了各种已存在的解决负载不均的策略。在针对网关负载不均的应对策略中,主要介绍了基于移动边界的负载均衡(MBLB)策略和基于分区主机的均衡负载(PHLB)策略。在针对中央负载不均的应对策略中,主要介绍了基于环的路由策略。文章再次是针对网关负载不均现象提出了基于HWMP协议的多网关选择策略。文章首先详细地介绍了HWMP协议;然后对多网关环境下的网关选择问题进行了描述;其次是在分析了已有的网关选择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WMP协议的多网关选择策略;最后详细描述了网络的基本工作过程和网关选择的基本过程。同时,本章还在NS2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实:在以本策略为基础的多网关环境下,网络吞吐量和速度有了明显提升。文章然后是针对中央负载不均的情况提出了多路径路由策略。文章首先是比较了现有的各种多路径路由协议的优劣;然后提出了基于HWMP协议的多路径路由策略,策略的主要特点是以节点自身传输能力、路径质量和拥塞情况等为路径选择依据。实验发现该策略在网络吞吐量和端到端延时方面均得到有效改善。论文最后对文章做了总结,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研究方向。未来主要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网络代价来解决数据在多条路径上同时传输时,数据流的分配和数据流在目的节点汇聚后数据流的重新排列问题。
其他文献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正在沿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各国学者正积极研究具有移动特性的WSN,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多层移动节点的网络体系结构。传感器节点能量和处理能力有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若干无线通信设备自组织的多跳无线分组网络。网络中没有固定通信设施,节点既是通信终端又是路由设备,并且可以自由移动。随着节点的加入、离开和移动,Ad
近年来,我国卫星发射数量逐渐增多,遥感数据量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遥感数据分发共享变得日益紧迫。遥感数据同步在遥感数据分发共享中占重要地位,其作用是分布式同步异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