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大约在4/10万人口,我国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5000例。目前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与其它恶性肿瘤相似,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是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儿童ALL的环境危险因素包含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几大类因素,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ALL的发生不仅与儿童暴露的有害环境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其出生前父母的危险环境暴露、母亲在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危险环境暴露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开展的儿童ALL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还很少,本研究第一部分首先围绕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江苏、安徽两省共23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患者和380例健康对照(非血液、肿瘤性疾病的住院病人,且年龄、性别与病例组匹配)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儿童健康资料、母亲健康资料、父亲健康资料、环境相关因素和家族史共设计5大类56个问题进行提问。资料处理采用EPIDATA3.02软件录入,SPSS13.0统计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非条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估计各危险因素与儿童ALL的关联强度。研究结果显示,所调查因素经单因素回归共筛查出8项与儿童ALL的发病可能有关,其中5项(是否与父母共同居住、是否早产、杀虫剂接触史、父母是否吸烟、家庭是否装修)在多因素回归中仍有显著意义。同样暴露条件下,仅少数最终发病,提示儿童ALL存在着个体易感性的差异。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确认,人类的基因存在遗传变异(Genetic variation,GV),可导致基因生物功能的改变。其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是最常见的一种变异方式,它是指单个核苷酸替代、插入或缺失而形成的基因多态性。目前研究证实,SNPs可能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影响细胞的功能,最终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易感基因的SNPs。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这些易感基因有多种代谢通路相关基因,如:细胞色素P-450单氧合酶(CY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N-乙酰转移酶(NAT)、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DNA修复相关基因(XRCC1)、膜转运通道(MDR1),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CND1)、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以及炎症介质等相关基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炎症介质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在各种肿瘤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潜在性的致癌因子,其水平升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侵入均密切相关,且MIF-173G/C基因多态性提高了血浆的MIF水平。有报道,在其它肿瘤性疾病中,发生了MIF-173G/C基因多态性的改变。因此,我们推测MIF-173G/C基因多态性有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有关。基于本研究第一部分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本文进一步以PCR-RFLP方法测定了全部病例组和对照组(增加了新收集的病例和对照,共计346例ALL和516例非肿瘤对照)MIF-173G/C的基因多态性,并依据儿童ALL危险程度和免疫学分型进行分层分析。研究结果显示,MIF-173G/C基因多态性可提高儿童ALL发生的危险性(GC基因型的调整OR值为1.39,95%可信区间为1.01-1,93;GC/CC基因型OR值1.38,95%可信区间为1.01-1.89)。研究还发现,该多态性在高危ALL或B系ALL中与发病风险密切相关。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江苏、安徽等地其中5项(是否与父母共同居住、是否早产、杀虫剂接触史、父母是否吸烟、家庭是否装修)意义更大;MIF-173G/C多态性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病相关,是否成为儿童ALL易感性的候选基因,尚有待于在其他人群中再次进行大样本研究的验证。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本研究通过较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旨在寻找儿童白血病的可能病因。本研究首次报道了MIF-173G/C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发病的关系,为今后研究炎症因子通路中各种基因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的关系奠定了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