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国家GDP增长的最强力的三个“引擎”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对于我国来说,我国政府对于投资和出口的关注要多于消费,这也导致国内的需求处于未被完全激活的状态。伴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阶梯型增加,居民手中的财富逐渐增加,这些财富的构成和结构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多样化。但此间不论居民手中的财富怎么增加,以房产和金融资产为主的资产类型都是无法替代的。而这种资产的配置模式也意味着居民手中的财富会受到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资产价值的上浮下亏直接意味着居民手中财富的增减变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渐渐让美国感到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地位受到威胁,全球化进程中贸易不断深化,随之带来的摩擦和冲突不断发生,这一系列的现实情况致使我国的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日趋常态化。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三大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为基础,梳理金融资产影响消费行为的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并清晰界定农户、金融性资产、家庭消费支出等核心概念。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我国农户金融资产和家庭消费的状况以及城乡居民金融资产和消费的状况,并运用多元回归法,对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金融性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不同。金融产品总价、现金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保险支出、尚未收回借款、待偿银行借款、亲友借款待偿款对农户消费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消费弹性各不相同。金融产品投资获利对农户消费支出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不同地区农户金融资产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不同。农户持有的金融产品总价对于农户的食品消费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农户的出行以及衣着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金融产品总值增加引起的食品支出的显著减少同时出行和衣着消费的显著增加意味着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结构更加优化。农户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对于各类型消费支出的影响与收入的影响如出一辙,同样是对除了医疗保健消费之外的其他消费类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也印证了上文中提出的由于移动支付的普及,活期账户现在具备的支付账户功能从而对消费产生影响。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实证分析中选择了可以区分不同空间区域的CFPS样本,以求分开研究不同地区农村居民金融资产对于消费的不同影响。(2)在实证研究中的样本选择上使用了微观的农村居民家庭进行研究,既分析了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也分析了金融资产的风险效应引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3)将金融资产拆分开来(共分为四大类金融资产)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分别与农村居民的消费进行回归,以求区分不同金融资产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差异性影响。本文还进一步将农村居民的消费分为衣、食、住、行、科教文娱以及医疗保健消费,以及将农村居民样本按照收入分组,以求细致化地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的不同类型金融资产对于不同类型消费的差异性影响。